中国地理第七章第四节 自然区划.ppt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地理第七章第四节 自然区划

第四节 自然区划;一、自然区划的基础理论知识;自然区划的原则: 综合性原则和主导因素原则: (1)综合性原则:整体性,全面分析所有成分和整体的相似和差异; (2)主导因素原则:首先考虑决定地域分异的主要因素。 发生统一性原则:成因的一致性,发展路径的共同性; 相对一致性原则:内部特征相对一致,存在着等级单位系统; 空间连续性(区域共轭性)原则:不可重复,不可彼此分离。 自然区划的方法: 对每一个自然地理区域都可以采用向上而下的划分或自下而上的结合这两种自然区划方法。前者是通过对地域分异各种因素的分析,在大的地域单位内从上至下或从大至小揭示其内在的差异,逐级进行划分。后者是通过连续的组合、聚类,把基层的较简单的自然地理区域合并成为比较复杂的较高级的地域。;二、中国综合自然区划的回顾与展望;为了认识国情和资源调查,综合自然区划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产生了一批系统的自然地理区划。 由于认识视角以及区划目的、区划原则与方法等不同,形成了很多种区划。其中,影响比较大的自然地理区划方案主要有: 1956年罗开富的《中国自然区划草案》 1959年黄秉维等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初稿)》 1984年席承藩等的《中国综合自然区划概要》等著作 这些区划特点是: 主要服务于农业生产 区划以定性为主体 区划原则、方案、界线差异大 区划理论、方法趋于成熟 为我国经济区划、人文区划、综合区划奠定坚实的基础;20世纪90年代起;在中国未来20年发展的过程中,中国综合自然地理区划的目的由主要为农业生产服务转向资源、环境、生态综合考虑,为可持续发展服务。 主要体现在: (1)从研究方向方面来看,综合自然区划的研究正向着综合区划的方向发展,研究自然与人文要素的相互作用机制: (2)从研究方法来看,自然区划向定量研究发展,多元统计分析、模糊聚类和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已应用于区划; (3)从技术手段来看,未来研究应着重于把区域考察、遥感方法及定位试验的多源数据融为一体,应用数值模型和地理信息系统,开展不同时空尺度上的综合研究和图文表达。;罗开富方案(《???国自然区划草案》(1954年)) 区划对象:以自然综合体或景观; 区划标志:以植物与土壤作为景观的标志(在标志不确定 处,则选用气候界线或地形界线加以补充) 区划目的:表现我国景观的地带性与递变性 区划方案:把全国分为7个基本区,即东北区、华北区、华中区、华南区、康滇区、青藏区和内蒙古新疆区;其下又分23个副区。 ;图7-2 中国自然地理区划草案(罗开富,1954);黄秉维方案 区划目的:为农、林、牧、水等事业服务 区划原则: 一、先进行类型区划,然后进行区域区划; 二、偏重现代的自然特征及其相互关系; 三、以地带性为第一性因素,非地带性为第二性因素; 四、地带性因素先考察较难以人力改变的温度,然后考察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限度内可以人力改变的水份状况; 五、在拟定温度带(原称热量带)和水分状况地区的界线时,一般先着眼由温度及水份状况的地域差异所引致的其他现象的地域差异,然后选取界线,再寻求较能体现地理相关性的界线指标。 综合自然区划结果:显著地显示出自然地理地带性规律,除两个零级外,区划至第三级,将全国划分为3大自然区、6个热量带、18个自然地区和亚地区、28个自然地带和亚地带、88个自然省。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