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彝族典型服饰羊皮褂的社会文化价值.pdf
彝族典型服饰羊皮褂的社会文化价值
王清华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云南 昆明,650000)
摘要:羊皮褂是彝族众多服饰中,历史最为久远、也最为适用的一种服饰,其在彝族的社会生活中具有御
寒、装饰、社交等诸多社会功能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影响着彝族千百年来服饰文化的演变和发展。
关键词:彝族、服饰、羊皮褂、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彝族服饰种类之多,式样之繁,修饰图案之复杂在我国少数民族中实属罕见,仅云南彝
族服饰就有百种以上。然而,在如此令人眼花缭乱的服饰中,彝族羊皮褂是令人瞩目的。它
不仅历史最为古老、最为适用,而且对千年演变发展着的彝族服饰有着深刻影响。
一
羊皮褂大概是彝族最早的服饰,唐代《地理志》对当时西南夷人的描述是“男女悉披牛
羊皮”,当然,彝族羊皮褂的历史应大大早于唐代。虽然,至今难以找到更早的关于羊皮褂
的文献记载,然而我们仍可以从彝族的族源和历史演变中得到线索和证据。
根据方国瑜先生的考证:“彝族渊源出自古羌人”[1],羌人居住在我国西北广大地区,
《后汉书·西羌传》说羌人,所居无常、依随水草,后逐步进入西南以至云南。汉元鼎六年
(公元前 111 年),司马迁“奉使西征巴蜀”时所见若干区域散布的很多部落,并称他们“皆
氐类也”同属古老的氐羌族群。《说文》段注:“御览引风俗通日:羌本四戎卑贱者也,主
牧羊,故羌字从羊从人,国以为号。”当一个民族尚四处迁徙,以畜牧业为主要生产方式时,
以牛羊皮为衣,乃是十分自然的事。彝族源于羌族,羊皮褂这一古老服饰自然也源于羌族。
尽管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彝族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服饰均发生重大变异,然而穿羊
皮褂的习俗至今仍未改变。彝族大多居住山区,过去无论男女,多在普通的服装之外加穿一
件羊皮褂(小凉山和滇东北彝族不仅穿羊皮褂,而且还披一种羊毛披毡。披毡不象羊皮褂一
样直接利用羊皮天然原料,而是经过较复杂的剪羊毛、洗羊毛、弹羊毛、擀羊毛等工艺加工
而成,它的出现和使用,无疑晚于羊皮褂),如今的楚雄彝族自治州、巍山、南涧等县彝族
集居区,穿羊皮褂之俗犹其盛行,而且羊皮褂一直都是嫁姑娘的必备嫁妆。当笔者去年年底
在南涧县调查的时候,羊皮褂每件价值 200 元左右,有些皮质好、做工巧的价值 300 元以上,
当地人说,其价还在看涨。
彝族羊皮褂分为绵羊皮和山羊皮两种。绵羊皮有时制成有袖的长大衣,供老年人保暖使
用,而大多则和山羊皮一样缝成无袖领褂。这是一种古老的变化不多的款式:对襟,无袖、
无扣,长至臀下,最长者可达小腿肚。羊皮褂以毛长、色黑为贵。一件羊皮褂须用两张上好
的羊皮,稍加剪裁,缝边而成。羊皮褂必须有四只脚和一条羊尾保留完好,否则便失去价值。
值得注意的是,羊尾于衣后这一特点。有的调查者简单地把羊尾垂于衣后仅看作是“便于全
身雨水聚于尾部,免得四处滴水。”实际上,保留四只脚和一条羊尾是为了保留一张天然而
完整的羊皮,从这张完整天然的羊皮,我们可以看到彝族先民最早就是身披这样的羊皮作为
御寒遮风以及遮羞之物的。羊尾垂于衣后,其意义就更加深远,历史千年演变,服饰也有了
“面目全非”的变迁,然而保持天然本色和古老传统这一点依然表现在羊皮褂上,所以我们
说,羊皮褂隐含着古老文化的象征意义,与彝族族源和悠久的历史息息相关,而且一直影响
着彝族千百年来服饰的演变和发展。纵观彝族服装,尽管多至百种,然而,共同的特点则是
几乎所有典型服饰都留有尾饰。例如彝族的套头衣(有的学者称为贯头衣),这种服饰据说
在清代最为盛行,几乎在所有彝族地区均穿用,现今仍在滇南完好保存并使用。套头衣为方
领或圆领、无袖、腋下不缝、前短后长,虽然各地缝制套头衣所用布料不同,甚至绣饰也复
杂多样,但前短后长有如西方燕尾服这一特点则是共同的,而且这一特点几乎在各地的其他
彝族典型服饰中均能见到。当然,各地因地理、气候和与周围民族杂居相处的影响,形式上
有所变异,如:峨山的彝族姑娘用长长的围腰带紧系腰间,显出健壮的身材,腰带在身后打
结,坠下一尺来长的飘带,飘带上刺绣花草图案,走起路来,飘带在身后摇摆,十分好看。
又如滇南元阳、红河、绿春等县彝族妇女服装均饰有一根腰带,腰带两端是两大块方形绣片,
腰带在身后打结,拖于身后的就是两大块绣片,十分美观,井给人以“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湖南省长沙市2025届高三新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pdf VIP
- 正方体的11种展开图--A4直接打印版.docx VIP
- 《商品学》(第2版)1-11章题库章节练习题答案全书测试题参考答案含原题.pdf VIP
- 23ZG210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空心方桩.pdf
- 心理咨询师考试发展心理学知识习题.docx VIP
- 02S515排水检查井图集 .docx VIP
- (高清版)DG∕TJ 08-2165-2015 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docx VIP
- 3.3.5患者参与医疗安全(达B档).doc VIP
- 道口开设施工合同5篇.docx VIP
- 九一八国旗下演讲稿《勿忘国耻吾辈自强》.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