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OM-012B 束线制作使用作业基准(基本作业)概要1
分类号码: COM-012B 共通作业基准(COM)
束线制作使用作业基准(基本作业)
1.适用范围
这个基准适用于从布线开始末端处理,检查连贯的束线制作。
2.使用工具
下记为束线制作需要的工具。末端处理使用的工具使用参照末端处理作业基
准书(第T010-19号)。
(1)束线台 (4)压线钳 (7)电线缠绕筒
(2)束线用钉 (5)尺
(3)榔头 (6)拔钉器
3.作业条件
(1)束线作业依照图面(束线图,布线表)进行。
(2)有特别作业机种时,按照其动作顺序和注意事项遵守作业。
(3)对使用工具要小心使用,不能作用途之外使用。
(4)束线用钉的构造要做到不会使电线受损。
(5)束线使用时要防止电线相互缠绕,原则上必须缠绕在卷筒上。
4.作业内容
4.1 准备作业
4.1.1 线材的缠绕
使用缠绕机器从线的一端开始缠绕。
4.1.2 束线图的粘贴及打钉
(1)束线台要平滑,清洁,无纸屑。
(2)打钉图在2张以上的场合,要先确定图纸连接的记号,再进行作业。
(3)打钉的时候在束线台上打开图,线的末端,有弯曲角的地方,有分歧的
地方打上钉。
4.2 实际作业
4.2.1 布线
(1)布线时要完全按照作业表上的记号和测线图上的记号来进行。
(2)布线是原则上按布线表面顺序进行。
(3)布线中线材有损伤的地方,要把此线从布线开始至结束都换掉。
(4)布线中不要使导线碰在一起。
(5)布線的编织线长度和端末処理用的钉在卷曲处开始计算,要露出60mm。
(图2参照)
4.2.2 束线捆扎作业
除图纸上特别规定的场合除外。
(1)布线结束后的束线要符合图3。
(2)束线专用工具。
(3)束线捆扎的间隔100mm为标准。但是,图纸上有特别规定的场合依照图纸进行。
(4)束线分歧点的捆扎数参照表1。
表1. 束线捆扎数
(5)端部处束线捆扎强度作业后再捆扎的地方象图4加上1kg端部不脱落程度
为易。(上限)
每根线上要承受2kg力。(上限)
(6)束线分成左右2股的场合,参照图5。
(7)束线弯曲部的捆扎参照图6A.B进行。
4.2.3 末端的切断
束线捆扎后,电线露出端用专用工具进行剪断。此时切断口的切断面积保持最小。
(图7)
4.3 束線的修理
此项规定是用于束线的修理中根据设计的指示进行变更的作业。
4.3.1 线的增加
(1)在束线上增加的场合原则上应另外增加一束线。
(2)使用捆扎时与原来的束线捆扎在一起。
(3)捆扎的位置按分歧束线的位置。
(4)在不能增加另外的束线,必须增加到原来的束线时,要注意不要使原来的束线外形受到破坏。
在末端进行切断时,注意不要使线材受到损伤。
4.3.2 多余线的処理
多余线的处理在没有特别标准的情况下,参照以下方法进行。
(1)束线捆扎的部分线长不满300mm时,不要从线端切断,多余的线要从末端部分切除。
(2)束线捆扎的部分线长不满300mm时,有弯曲部分不容易去处的时候,在距线端10mm的地方切除。 (图10参照)
埋入时不要使附近的线材受到损伤。
(3)束线捆扎的部分线长大于300mm时,多余线的处理方法参照(2)。
4.3.3 布线中端的变更
布线中端变更的场合,把线材末端部分切断,换成新线。这时,
①该线材束缚长度超过300mm的场合。
②该线材束缚长度不足的场合。
4.3.1 项线的追加、4.3.2 项多余线的处理。
4.3.4束线的散线处理
束线的修理(追加、多余线的处理、布线中端的变更)。
4.2.2 项束线捆扎的作业。
4.4 端末处理
以束线图及端末处理作业为基准,进行端末处理。
4.5 布线的检查
对线的标牌,插头的线色进行检查。
基准来历表(1/1)
改定记号 改定 内容 来历 改订前 改订后 改订理由 A -- -- -- A版
2002.07.17
新规设定 B -- -- -- B版
2013.11.05
基准格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