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市疾控月参加自治区培训教材,本教材以版为主).doc

培训教材(市疾控月参加自治区培训教材,本教材以版为主).doc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训教材(市疾控月参加自治区培训教材,本教材以版为主)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疾病预防控制项目 培训材料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疾病控制处 二〇一一年四月印制 前 言 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项目,对于落实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有效控制疾病流行、提高居民对公共卫生服务的可及性、逐步缩小城乡和地区间差异、改善居民健康状况、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大意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9 个项目中,涉及疾病预防控制的项目有居民健康档案、预防接种、传染病报告和处理、老年人保健、慢性病(高血压、2 型糖尿病)患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所列6项疾病预防控制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主要由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站应分别接受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业务管理及各级疾控机构的监督检查并合理承担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应接受各专业公共卫生机构的业务指导。 本材料主要作为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监督检查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和村卫生室等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免费提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工作的指南。卫生厅将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对教材进行补充和修订。 目 录 一、技术指导 页码 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1 2. 预防接种 20 3. 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28 4. 老年人健康管理 42 5. 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健康管理 46 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管理 64 二、督查指南 1. 居民健康档案 75 2. 预防接种 78 3. 传染病报告与处理 80 4. 老年人健康 82 5. 慢性病(高血压、2 型糖尿病)健康管理 85 6.重性精神疾病患者 91 居民健康档案管理 一、培训目的与要求 通过培训,使学员能够了解建立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基本概念、建档开展健康管理与疾病管理的目的及意义,熟悉居民个人健康档案建立和使用的基本程序、基本要求,掌握居民个人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档案建立的技术要点,以及健康档案的管理、使用与更新。 二、培训对象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农村乡镇卫生院的全科医生、护士以及公共卫生管理人员,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慢性病管理专业人员,其他公共卫生信息管理相关人员。 三、培训方式 课堂授课、专题讨论、系统软件操作。 四、培训学时 总学时至少8学时,其中授课4学时、讨论1学时、操作3学时。 五、培训内容 (一)建档对象 辖区内常住居民,包括居住半年以上的户籍及非户籍居民,并以0~3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人群为重点。 (二)居民健康档案的主要内容 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健康体检、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和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见《居民健康档案表单目录》)。 1、个人基本情况。包括姓名、性别等基础信息和既往史、家族史等基本健康信息。 2、健康体检。包括一般健康检查、生活方式、健康状况及其疾病用药情况、健康评价等。 3、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包括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要求的0~36个月儿童、孕产妇、老年人、慢性病和重性精神疾病患者等各类重点人群的健康管理记录。 4、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包括上述记录之外的其他接诊记录、会诊记录等。 (三)执行单位与建档方式 1、建档执行单位。居民健康档案的建立具体由辖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基层医疗机构负责完成,并为建档居民填写并发放《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 2、建档方式。各基层医疗机构要配备专(兼)职人员,遵循自愿与引导相结合的原则,通过入户服务(调查)、疾病筛查、健康体检等多种方式为居民提供建立健康档案服务。 (四)档案管理与使用 1、档案信息化管理。 2、指定档案管理员。各基层医疗机构要制订和执行档案管理相关制度,并指定1~2名专(兼)职人员负责健康档案管理工作。 3、健康档案的使用。 (1)已建档居民到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复诊时,应持《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在调取其健康档案后,由接诊医生根据复诊情况,及时更新、补充相应记录内容。 (2)入户开展医疗卫生服务时,应事先查阅服务对象的健康档案并携带相应表单,在服务过程中记录、补充相应内容。 (3)对于需要转诊、会诊,由接诊医生填写转诊、会诊记录。 (4)所有的服务记录由责任医生或档案管理员汇总并归档。 (五)档案管理技术要求 1、统一编码。采用16位编码制,以国家统一的行政区划编码为基础,以乡镇(街道)为范围,村(居)委会为单位,编制居民健康档案唯一编码,同时将建档居民的身份证号作为身份识别码。 2、按照国家有关专项服务规范要求记录相关内容,记录内容应齐全完整、真实准确、书写规范、基础内容无缺失。各类检查报告单据和转、会诊的相关记录应粘贴留存归档。 六、管理

文档评论(0)

144416862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