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完整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已编辑
地形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学习目标: 1.了解聚落的概念和类型,知道影响聚落的突出因素。 2.理解地形对聚落和交通线路分布及形态的影响。 3.学会简单分析影响聚落的因素,和选择合理的交通线路 聚落: 人类从事生产和生活而聚居的场所 房屋建筑、生产设施、生活设施的集合体 一、地形对聚落的影响 1.聚落的概念和类型 下图分属哪类聚落,两类聚落有什么差异 人口主体 规模大小 形成早晚 乡村 城市 农业人口为主 非农业人口为主 较小 较大 较早 较晚 聚居人口 聚落形状 聚落规模 大 小 团聚型或棋盘式 空间分布分散 多 少 北方 南方 B C A 200 400 600 800 河流 1000 A B C 河流阶地 河漫滩 我们的祖先将半坡村落布局在怎样的地形之上?该地形具有什么特征?半坡人为什么将村落建立在这样的地形上? 既接近水源,便于灌溉,又不会被洪水淹没,同时河流有防御作用。 1. 图A、B,哪个是山区聚落,哪个是平原聚落?简要说明它们的主要差异。(提示:从分布、规模、形态等方面考虑) 2. 试从地形角度分析两种聚落形成的主要原因。 读下图(P89图4-3、4-4),探究: A B 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坐落在玉龙雪山下丽江坝中部,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东南面临数十里的良田沃野。海拔2400米,它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东方威尼斯”、“高原姑苏”等称号。 分析:1.丽江古城为什么冬无严寒,夏无酷暑? 2.丽江古城的发展利用了哪些有利的地形条件? 1、城镇多分布在塔里木盆地的哪个位置? 2、人们为什么喜欢居住在塔里木盆地的边缘(这里被当地人成为是沙漠中的什么)? 这里有什么有利的条件适合人类居住呢? 塔里木盆地的边缘 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条件好,人口集中,农牧生产较为发达 请阅读书本材料,思考 案例二 聚落的影响因素 聚落的特征 地形 气候 河流 自然资源 交通 政治、军事等 位置 形态 规模 自然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二、地形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我国交通线路分布有何明显特点?跟地形地势有何联系? 山区与平原的公路形态 平原公路 山区公路 噫吁戏,危乎高哉!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 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 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将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 …… 《蜀道难》 ——李白 剑门蜀道 地 表形 态 走向 密度 形态 分布 平 原地 区 山 丘地 区 平直 弯曲 网状分布 公路呈“之”字形分布 线路尽量沿山间盆地、河谷或等高线修筑 避开沼泽;尽量少占好地,处理好农田水利设施和城镇发展的关系 ●地表形态对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大 小 图4-14 铁路选线 三种铁路选线方案中,A方案线路最短,但要跨越山顶附近,地形坡度大给铁路的修建和运营带来极大困难; B方案线路较长,基本沿山谷修建,但中间也需要穿越山地的鞍部,地形坡度也较大;C方案尽管线路也较长,但所经地区地形坡度最小,相比而言C方案相对合理。 在交通选线时,一般要选择有利地形避开不利地段,尽可能降低工程造价设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图4-14中,有A、B、C三 种铁路选线方案,其中相对合理的 是哪个方案,为什么? 西藏地区长期不通铁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地势高 地势高带来缺氧、寒冷、冻土 以及生态环境脆弱; 地形地质条件复杂; 技术达不到要求; 我国的国力难以承受等 冻土问题的解决措施 以桥代路 青藏铁路沿线建立了17座制氧站,4万名职工每人每天平均强制性吸氧不低于2小时,沿线配置了25个高压氧舱。 铁路建设者在氧仓吸氧 高寒缺氧解决措施 格尔木 那曲 拉萨 1118 2015 1960 川 藏 青 藏 滇 藏 为何选择青藏线方案?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