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实验一 野外调查技术与仪器使用方法2013.5.26.ppt

实验一 野外调查技术与仪器使用方法2013.5.26.ppt

  1. 1、本文档共4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一 野外调查技术与仪器使用方法2013.5.26

生态学实验课考试题 生态系统环境综合调查方案设计: 1. 目的意义; 2. 实验内容(水体,植被,土壤,环境温、湿度, 群落光照强度等环境 因素,任选3个环境因素综合设计); 3. 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方案,附方案框架图); 4. 实验仪器设备; 5. 预期实验结果等。 五 仪器的维护与保养 各边正、反方位角值要及时比较,若误差较大,应立刻查明原因或重测。 放置仪器不要靠近铁磁性物质,以免损耗磁性; 不可用测绘尺敲打物体,以免影响测量精度; 反光镜勿扭弯,以免影响瞄准和看读分划,表面保持光洁,不要用脏布、手去揩擦; 仪器不用时应关闭,放入盒中,不要碰撞。 七、大气压强 气压是大气压强的简称,其数值等于单位面积上从地面直至大气顶的垂直气柱的重量。 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帕斯卡,简称帕,气象部门采用百帕作为气压单位。 1大气压=760毫米水银柱(1mmHg=133.322Pa) 1、空盒气压表 结构:一组真空膜盒(压力感应元件)、连接拉杆(传动机构)、中间轴、指针、度盘、附温表(用以将当时气压值进行温度订正); 工作原理(DYM3型): 当大气压力增加时,空盒组被压缩,通过传动机构使指针顺时针偏转一定角度,当大气压力减少时,空盒组就膨胀,通过传动机构使指针逆时针偏转一定角度。 由于大气的密度是不均匀的,随海拔的改变而有很大变化 ,海拔每升高1km,气压下降10.5毫米汞柱。 以海拔0时的大气压为760mmHg,则某一海拔高度h的大气压强为 : h=(760- P)*10.5mmHg/Km 八、作业 1. 样地调查,样地面积200m2: (1)调查项目:坡度、坡向(正、反磁方位角,象限角)、 海拔高度; (2)分组调查每个小样方内的乔木层:树种种名、高度(m,用罗盘测定)、胸围(cm)、冠幅(m)。 2. 根据调查数据算出密度、相对密度、频度、相对频度、相对显著度、重要值、重要值排序,分析样地群落乔木层数量特征。 3.简述样方法调查乔木层步骤,总结实验注意事项。 调查统计表附后 1 5 9 13 17 2 6 10 14 18 3 7 11 15 19 4 8 12 16 20 2.5m 4.0m 20m 10m 样方示意图 群落环境及群落特点记录表 群落编号: 群落名称: 调查日期: 记录人: 群 落 环 境 特 点 群 落 特 点 地理位置 建群种、优势种 地形情况 层次 海拔高度(m) 类型 坡度 外貌 坡向 正方位角: 负方位角: 象限角: . 土壤 名称 郁 闭 度 总郁闭度 层次 第一层 湿度 第二层 酸碱度 第三层 编号 种名 高度/m 胸围/cm 冠幅/m 乔木层调查记录表 树高测定记录 树种名称 仰俯角度(°) 测点距树距离(m) 眼高(m) 树高(m) 植被分析简表 群落类型: 物种名称 密度 相对密度 频度 相对频度 相对显著度 重要值 重要值序 … 总和 实验一 野外调查技术与仪器使用方法 (一)群落调查技术 一、实验内容 1. 调查群落的选择 2. 确定样地最小表现面积 3. 样方法 4. 无样地取样法——中点四分法 二、目的和意义 了解和掌握群落生态学研究野外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 三、仪器设备及材料 手持罗盘仪、海拔仪(空盒气压计)、皮尺、钢卷尺、软尺、样绳、铅笔、样方记录表格等。 四、方法与步骤 1.记录群落环境,并对群落进行定性描述(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等) 表1-1 群落环境及群落特点记录表 群落编号: 群落名称: 调查日期: 记录人: 群 落 环 境 特 点 群 落 特 点 地理位置 建群种、优势种 地形情况 层次 海拔高度(m) 类型 坡向、坡度 外貌 土壤 名称 郁 闭 度 总郁闭度 层次 第一层 湿度 第二层 酸碱度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