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一章 解表剂
一、含义
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解表剂。本类方剂是根据《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其在皮者,汗而发之”、“因其轻而扬之”的理论立法,属于“八法”中的“汗法”。
二、适应范围
解表剂是为治疗表证而设,凡风寒所伤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疟疾、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头疼、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用解表剂治疗。表证是六淫外邪侵袭人体肌表、肺卫所致,此时邪未深入,病势轻浅,可用味辛而轻扬宣散的药物使外邪从肌表外散。如果治不及时,或治不得法,病邪不从外解,必转而深入,变生他证,使病情加重。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治五脏者,半死半生也。”强调外感六淫初起,要及时运用解表剂治疗,使邪从外解,力求早期治愈,防止传变深入。
三、分类
由于表证病性有寒热之异,患者体质亦有强弱之别,故解表剂相应地分为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表寒者,当辛温解表;表热者,当辛凉解表;兼见气、血、阴、阳诸不足者,还须结合补益法,应扶正解表。
四、组方大法
解表剂除以辛味宣散药物为主组方外,还要针对不同外邪选用不同药物,外感风寒引起的表证,以辛温解表药物为主,配宣肺透邪之品;外感风热引起的表证,以辛凉解表药物为主,配清热解毒之品;正气不足感受外邪者,以解表药物为主,配补益正气之品。若表证夹湿、夹饮、夹疹、兼喘者,又当配伍祛湿、化饮、透疹、平喘之品。
五、使用注意
解表剂多用辛散轻扬之品组方,故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影响疗效。在服法上一般宜温服,服后宜避风寒,或增衣被以助汗出。发汗是祛邪的手段,以遍身持续微汗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甚则造成亡阴亡阳之变。服药期间,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之品,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若外邪已经入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或虚证水肿,均不宜使用解表剂。
第一节 辛温解表
辛温解表剂,适用于风寒表证。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或有汗,鼻塞流涕,咳喘,苔薄白,脉浮紧或脉浮缓等。当用疏风散寒之法治之,常以辛温解表药如麻黄、桂枝、荆芥、防风等为主组成方剂,再根据表实表虚、轻重缓急以及兼证配伍用药。若表实无汗重证,以麻黄配桂枝强力发汗;表虚有汗,营卫不和,则以桂枝配白芍,调和营卫;风寒夹湿者,宜以羌活、独活、苍术等辛温芳香、散寒除湿之品为主组方,以发汗祛湿止痛;寒邪束表,内停水饮者,用麻黄、桂枝配干姜、半夏、细辛等解表化饮。代表方如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等。
麻 黄 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 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 甘草炙,一两(3g)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主治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侵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肺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肺气不能正常宣降,则上逆而为咳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之象。据证立法,宜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中麻黄辛温,既能发汗解表祛风散寒,又可宣利肺气止咳平喘,故为君药。桂枝解肌发汗可助麻黄解表,温通经脉可解肢体疼痛,故为臣药。杏仁苦温,降利肺气,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
【运用】
1.辨证要点 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2. 加减变化 风寒表证较轻,头身疼痛不甚,可去桂枝,减缓发汗之力;兼肺郁咳嗽咯痰,可加苏子、橘红,以增强祛痰止咳平喘之功。
3.现代运用 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4.使用注意 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凡表虚自汗、风热表证、体虚外感、产后、失血等均不宜使用。
【附方】
1. 三拗汤(《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麻黄 杏仁 甘草 各等分(3Og)为粗末,每服五钱(15g),加姜五片,水煎服。功用:宣肺解表。主治:外感风寒,肺气不宣证。证见鼻塞声重,语音不出,咳嗽胸闷等。
2. 华盖散(《博济方》) 紫苏子炒 麻黄 杏仁 陈皮 桑白皮 赤茯苓各一两(3Og)甘草半两(15g) 上为末,每服2钱(6g),水煎服。功用:宣肺解表,祛痰止咳。主治:素体痰多,肺感风寒证。咳嗽上气,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