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15 戊戌变法课后训练 岳麓版选修1.docVIP

高中历史 15 戊戌变法课后训练 岳麓版选修1.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中历史 15 戊戌变法课后训练 岳麓版选修1

高中历史 15 戊戌变法课后训练 岳麓版选修1 一、选择题 1.某年英国伦敦一本杂志上刊登的一幅新闻漫画描绘了日本人的形象。该新闻事件应该是(  ) 小小的、矮矮的小家伙跑到瓷器店里欺负中国人 A.甲午战争 B.巴黎和会 C.抗日战争 D.明治维新 2.19世纪末,严复翻译《天演论》,将进化论引入中国,在当时的知识界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冲击波。这是由于进化论的思想适应了哪些社会思潮(  ) ①中体西用 ②维新变法 ③救亡图存 ④民主与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3.康有为认为,在“公车上书”四项主张中,只有一项是“立国自强之策”。这就是(  ) A.“下诏鼓天下之气” B.“迁都定天下之本” C.“练兵强天下之势” D.“变法成天下之治” 4.“西人之国……育才于学堂,论政于议院,君民一体,上下同心,务实而戒虚,谋定而后动,此其体也。”提出这一主张的是中国近代的(  ) A.地主阶级改革派 B.地主阶级洋务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 D.资产阶级革命派 5.改革政治体制是戊戌变法运动的主题之一,百日维新期间光绪帝发布诏令的内容涉及政治体制的是(  ) A.裁撤部分中央机构 B.立议院 C.制定宪法   D.实行君主立宪 6.“在短短的103天中,发出上百道新政诏令,改革内容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譬如:废八股,改策论,这使众多的士子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失去了奋斗前程,他们自然走向变法的对立面。再比如裁并衙门,由于没有任何善后措施,使一部分官员和他们的家属一夜之间便失去生计所托,不可避免地会造成混乱。”该材料(  ) A.表达了对百日维新的抵制 B.指出了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源 C.批评维新派脱离了人民群众 D.指出变法缺乏行之有效的配套措施 二、非选择题 7.不论是寻求富国强兵,还是挽救统治于危亡,改革都是重要手段。结果是如愿以偿,抑或是事与愿违,改革都是改革者对时局诉求的回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昔同治初年,德相毕士麻克语人曰:“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求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呜呼,今虽不幸而言中矣,惩前毖后,亡羊补牢,有天下之责者,尚可以知所从也。 ——梁启超《论变法不知本原之害》 材料二 1895年“公车上书”事件标志着维新派正式形成。他们的政治理想就是在中国建立立宪政治。“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以国会立法,以法官司法,以政府行政,而人主总之”。主张在中国实现三权分立,拟订宪法,召开国会,君民共主。如此,可挽救日益加深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中国的富强指日可待…… ——张岂之《中国文明十五讲》 材料三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者曰:“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梁启超《戊戌政变记》 材料四 戊戌维新,虽时日极短,现效极少,而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也。 ——梁启超《康有为传》 (1)依据材料一,指出同治初年的中国人和日本人学习西方的特点有何不同? (2)依据材料二分析维新派在制度设计上有何创新?又有哪些保留? (3)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和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戊戌变法“实二十世纪中国史开宗明义第一章”的理由。 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常州学派的健将刘逢禄认为《左氏春秋》中的义法、凡例皆出自刘歆伪造,他说:“余年十二读《左氏春秋》,疑其书法是非多失大义。” ——《常州学派史学思想研究》 材料二 (刘歆阐释《左氏春秋》是)“以其非博之学,欲夺孔子之经,而自立新说以惑天下。”“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材料三 康有为隐以改复原教之路得自命……作《伪经考》。其貌似孔也,其心则夷也。 ——叶德辉《叶吏部与刘先端黄郁文两生书》 (1)据材料一、材料二,指出康有为与刘逢禄观点的异同之处。 (2)谈谈你对材料三中叶德辉观点的认识。 答案:A 解析:从漫画中日本人、中国人的穿着等可判断该事件为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 答案:B 解析:严复是维新思想家,而①④则分别反映了洋务派和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的思想主张。 答案:D 解析:康有为等资产阶级代表人物变法的主要目的是图强,四项主张中只有D项符合,这也是“公车上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