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培田古民居的建筑文化特色
( )
2001 年 12 月 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社科版 Vol. 2
( )
第 2 卷第 4 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Jianzhu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 Edition Dec. 2001
建筑·历 史
培田古民居的建筑文化特色
○戴志坚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 建筑系 ,福州 350007)
摘 要 : 培田村保存的明清时期民居建筑群 ,规划布局严谨 ,建筑类型丰富 ,建筑功能合理 ,
建筑艺术精湛 ,对研究客家建筑文化有重要的价值。
关键词 : 培田 ; 客家古民居 ; 建筑特色
( )
[ 中图分类号]TU098. 2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 2001
位于闽西客家山区的连城县 ,素以城东的冠豸山而闻名遐迩。在县城西南方向大约 20 公里的地方 ,
保存了一片明清的古民居建筑群 ,它就是培田村。
( )
培田宋末建村 ,今属连城县的宣和乡管辖。宋绍兴三年 公元 1133 年 连城置县时 ,宣和属汀州府河
源上里。明洪武年间 ,宣溪、南山合称宣和里 ,培田属六图。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这里是中央苏区。
(
1956 年培田从长汀县划归连城县管辖。培田村的村民都姓吴 ,其开基祖吴八四郎在元至正四年 公元
)
1344 年 由宁化迁入,繁衍至今已历三十世 ,时近 700 年。这里的人们保持着客家人吃苦耐劳、坚忍不拔的
传统美德和特定的风俗民情习惯。他们在明清时期先后修建的五十多座宗祠、书院、民居 ,构成了布局讲
究、设计精美的古民居建筑群 ,至今仍保存完好 ,成为继福建永定土楼、广东梅州围拢屋之后发现的客家建
筑的又一瑰宝。
一、建筑规划严谨有序
1 村落的选址
培田村有着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从西
北方向蜿蜒而来的武夷山余脉南麓的松毛
岭 ,挡住了西北的寒流与霜害 ,也恰好成了培
田村的坐龙。村落绕着松毛岭东坡突出的高
岭北、东、南三面环山布置 ,主要民居朝向东
(
面和东南面。河源溪 汀江上游朋口溪的一
)
个源头 从北、东、南三面绕村而过 ,给古村落
带了丰足的水源。村落正东一千多米高的笔
架山防御着夏秋台风的侵袭 ,也成了古村落
的朝山 ,笔架又体现了人们崇尚文化、“耕读 图 1 连城县宣和乡培田村总平面图
( )
传家”的传统理念。 图 1 站在培田村当年
的驿站 ———官厅的入口向笔架山看 ,笔架山、官厅与坐龙山正处在一条中轴线上 ,官厅入口题额“斗山并
峙”说的就是这个现象。若能乘飞机从高处俯瞰 ,松毛岭的三道绿色山峦自北向南直落培田 ,如三龙环抱 ;
村外周边五个山头似五虎踞护 ;远在东边千米高的笔架山成为村落的东方矩障 ;蜿蜒绕村而过的河源溪似
[ 收稿日期]2001108
( )
[作者简介]戴志坚 1956 ,男 ,福建人 ,福建建筑高等专科学校建筑学主任 ,副教授 ,博士。
( )
2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国际连锁5星.DOC
- 国际金钱(香港)有限公司.PDF
- 国际电浆应用技术交流计画-龙华科技大学.doc
- 图像处理技术在材料表面形变测量中的应用.PDF
- 图7-2-6逐位逼近式AD转换原理图一个n位AD转换器的模数转换表达式.ppt
- 图画故事书索书号.PPT
- 圆弧半径.PPT
- 圆弧形流管无阀压电泵的工作原理及试验*.PDF
- 圆弧样条拟合 - Computmath.PDF
- 圆弧顺逆不相同刀架后置为标准.PPT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附答案(综合卷).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附答案【黄金题型】.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附答案【预热题】.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精品).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附答案【轻巧夺冠】.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a4版.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典型题).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附答案【能力提升】.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附答案【综合题】.docx
-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的生长变化》测试卷附答案(突破训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