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基于模式语言的村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与设计.doc
基于模式语言的村落住宅空间形态研究与设计
摘要:文章通过对《建筑模式语言》及相关文献进行研究,试图从亚历山大在空间研究上的方法中挖掘出大山包传统民居中的一些特有的建筑模式语言,以求运用这些模式设计出具有地方性特色的、人性化的建筑。在对大山包旅游村落进行了详细调研之后,梳理了调研中发现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思考。
Abstract: By studying Building Mode Language and related literatur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exploits some special building mode languages of Dabaoshan traditional folk residence from the spatial research methods of Alexander, applies these modes to design personalized architecture with local characteristics. After making the specific surveys of Dashanbao tourism village, it cards the problems discovered in the surveys and thinks of these problems.
关键词:模式语言;空间;传统民居;旅游村落
Key words: Mode Language;special;traditional folk residence;tourism village
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7)01-0093-03
0 引言
亚氏所创立的模式语言是设计者和居民之间的不同的设计意图表达和沟通的桥梁,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帮助一般居民能简单的设计自己的住所,街道和小区整体环境。在《建筑模式语言》一书里,亚氏为建筑和规划提出了一种模式语言,这种模式语言所代表的是一种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是帮助我们在进行设计时人与空间达成良好的关系的工具。同样,乡土建筑的模式语言也是一种简单直接的却又丰富的模式语言,它不仅体现在村落形态,院落形态,单体建筑等方面,同时也表达出了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环境中的人们的生活方式、行为、思维等方面。本文借鉴美国加州伯克莱大学亚历山大教授的《建筑永恒之道》和《建筑模式语言》的理论和方法来探究大山包乡土建筑的特征及规律以及在之后搬迁建设中如何运用和改进这种模式。
1 背景介绍
昭通市大山包地处云南省东北部的云、贵、川三省结合部的乌蒙山区,地理位置对于旅游的开发极其有利。大山包湿地有保存完整广阔的亚高山草甸,景色优美,自然资源丰富,被国家列为黑颈鹤自然保护区。其中海尾巴村和尖嘴屋基两个村落位于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位置,由于尖嘴屋基村地处黑颈鹤觅食区和宿营地,干扰了黑颈鹤的生存活动,因此需整村搬迁至海尾巴村地块。本文中所谈到的大山包乡土建筑主要是指这两个村落的传统民居。虽然海尾巴村与尖嘴屋基村的住屋形式仍是传统的汉族民居形式,但由于该地的特殊的气候环境使得大山包乡的传统民居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呈现出一种其独有的特征和规律。探究其内在构成机制后,发现他们也存在着他们自己特有的模式用语言,而这种模式语言是由当地工匠和居民共同参与建造并经过多年实践总结而形成的。
2 传统模式
2.1 村落形态
海尾巴村的整个村落顺应气候来布局。海尾巴村位于大山包自然保护区的核心位置,气温常年较低,属暖温性高原季风气候,冬寒夏凉。由于常年受西北风影响较大,因而当地的住屋基本上安置在山的背阴面,这样可以减小风力对房屋的影响,以此来躲避寒冷以及减少强风对房屋结构的破坏。但由于村落选址于阴面,在接受光照方面不甚合理。村庄整体位于跳墩河水库的南岸的一个缓坡上,没有太接近水库,也没有太靠近山顶,基本在海拔3100~3170(图1)米之间。通过对比当地居民的位置与软件分析结果对比,结果发现现有居民绝大部分选址结果是合理的(图2),这是村民集体智慧和经验积累的结果。
2.2 平面布局
2.2.1 院落
院落是外界环境和室内环境间的一个融合与过渡的区域。中国传统民居的院落空间不仅要满足“自然人”的需要,同时还要给“社会的人”的各种活动提供可能。大山包乡的传统民居的平面布局方式与当地气候密切相关,由于该地气候寒冷且风速大,当地居民在建造房屋时选择了山的背阴面,且房屋开窗小。为了保持通透良好的视觉,大山包的民居基本无全围合型院落,其院落空间组合形式主要有开敞形和半围合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0章(讲练测).docx VIP
- 表面处理技术在高端装备制造中的应用与挑战报告2025.docx
- 汪曾祺《钓鱼大夫》阅读答案试题解析理解 .pdf VIP
- 家庭反暴强制报告制度及服务流程.docx VIP
- 聚醚多元醇企业标准.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1章(讲练测).docx VIP
- T_CIATCM 093—2020_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诊疗区(中医馆)团体标准远程会诊系统建设指南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pdf VIP
- 八年级上名著《红岩》第12章(讲练测).docx VIP
- 2025国投生物制造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招聘(31人)考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VIP
- 边坡位移监测记录表.xls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