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用爱心播撒艺术,用真心教育孩子.doc
用爱心播撒艺术,用真心教育孩子
2004年,福建省艺术馆以“关注农村、关注贫困、关注教育”的社会视角,开始组织实施“福建艺术扶贫工程”。5年来,福建全省文化馆坚持不懈,定时、定点、定员深入偏远山区小学,为贫困儿童开展艺术启蒙教育,创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新模式。
教育公平,山区孩子也要享受艺术启蒙教育
城市儿童艺术教育如火如荼,除了学校正常课程,在双休日家长还拉着孩子四处练琴学画。偏远山区小学由于师资短缺,没有配备专业艺术教师,也没开设艺术课程,山区孩子自小与艺术教育无缘,体验不到音乐、舞蹈,更不知道素描、写生,但他们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对美育充满了渴望。
2004年9月,福建省艺术馆在多次深入农村调查的基础上,酝酿出开展艺术扶贫活动的思路并着手试点工作。首批试点选定在离福州50公里外的闽侯县白沙镇马坑小学、大目溪小学、大目埕小学等5所偏远的贫困山区学校,分别在这些学校的4至6年级开设美术、音乐、舞蹈、写作等兴趣小组,由馆里的专业人员每周定时到学校授课,免费开展艺术辅导和培训。试点工作开展后,学生、家长、教师都非常欢迎,所在学校和当地政府也非常满意。
全省行动,文化馆公共文化服务形成规模
在取得试点经验的基础上,2005年4月,福建省艺术馆向全省文化馆发出倡议,号召全省文化馆一并行动,并把这项在全省范围铺开的活动定名为“福建艺术扶贫工程”。截止2009年6月,福建全省文化馆挂钩艺术扶贫教学点达213所学校,面授学生20多万人次。成为全省文化馆有史以来开展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时间最长、影响深远的公益性文化活动,开创了文化馆专业人员常年坚持为贫困地区开展文化服务的新途径。
目前,福建省所有的艺术馆、群艺馆和文化馆专业人员都把艺术扶贫当作一项崇高的责任和一种自觉的行动,参加扶贫的专业人员定期深入艺术扶贫挂钩点为孩子们免费授课辅导。随着“艺术扶贫工程”的进展,帮扶对象也不断延伸拓展,既有地处偏远的山区小学、海岛小学和少数民族小学,也有外来工子弟学校、特教学校、三峡移民子弟学校和藏族班等。开设的艺术科目不断增加,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在美术、音乐、舞蹈和写作之外,还设置了剪纸、版画、秧歌、腰鼓等民族民间艺术的启蒙项目和素质教育项目。授课老师还千方百计寻找机会,开展城市孩子和农村孩子结对帮扶活动,让他们的作品相互交流,让他们在同一个舞台演出,创造条件为农村的孩子搭建一个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几年来,先后有100多位孩子在各类艺术比赛中获奖,有500多位孩子参加了各级文艺汇演,不少孩子具备了升入艺术学校深造的条件,更重要的是为山区儿童素质提高和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帮助别人,同时也用爱心教育了自己
艺术馆、文化馆等文化事业机构本身也有很多困难,比如基础设施薄弱、基本设备落后、业务经费紧缺等。从物质角度上说,许多文化馆自己就是“贫困”单位。然而,让农村贫困学生享有与城市孩子同等的艺术启蒙教育机会,是摆在群众文化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但同时也是职责所在。
参与艺术扶贫教学工作的文化馆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后,面对一双双清澈的眼睛,面对孩子们的期盼和敬慕,他们被感动、被震撼了。他们发现,农村的孩子一点也不笨,而是缺乏条件和机会,在农村开展艺术扶贫不仅义不容辞,而且大有可为。对于参与其中的艺术馆、文化馆工作人员来说,是一次次心灵的洗礼,思想的升华。
许多老师都记得,他们第一次将画笔、舞鞋送到孩子们手中时,孩子们是摸了又摸,好像有些不敢相信,而课堂里是一双双满含期盼的眼睛,鸦雀无声,从他们的眼神中,文化馆的老师看到了山区孩子对艺术的渴求和执着!
想到孩子们求学心切的神态,文化馆老师们不敢怠慢。有一次,永春县文化馆老师在下乡途中,遇到一场大雨,车子行进在盘山公路上,车窗外面是茫茫雨雾,前方的路隐隐约约,司机小心地把着方向盘,车子在艰难中慢慢爬行,谁也没有提议说,天气这么恶劣,咱们打道回府吧。老师们心里明白,雨水再大,路再难走,也挡不住他们下乡的路程,因为山那头学校里有许多期盼的眼睛在等待着。
各地艺术馆、群艺馆和文化馆专业人员经常放弃节假日,为下乡辅导认真备课。许多参加艺术扶贫的文化馆专业人员是骑着摩托,或是自费乘坐公交车到乡村为孩子们辅导。有的老师在授课中发现孩子们连基本的学习用具都缺乏时,纷纷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钱来为他们购买画夹、素描纸、练功鞋等各种用品。有的老师发现贫困学生生活困难,主动和他们结对子扶贫帮困,不但自己捐款助学,还介绍亲朋好友一起来帮助困难学生。
持之以恒,共同编织希望编织未来
福建艺术扶贫工程开展五年来,受益面覆盖到全省9个地市88个县、乡及213个偏远农村小学,艺术扶贫工程通过自身服务行为的纯洁和规范,创新优良的服务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