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相思致命杀手――灵芝菌.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台湾相思致命杀手――灵芝菌

台湾相思致命杀手――灵芝菌【摘要】植物学家最新研究发现,灵芝菌是台湾相思死亡的原因之一。致死相思的病原菌为热带灵芝和粗柄假芝,这两种病原菌使相思树患上干基腐朽病――一种新的林业病害。本文对灵芝菌致死台湾相思进行了简单的描述,并对这两种病毒菌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关键词】台湾相思 灵芝菌 干基腐朽病 粗柄假芝 台湾相思属于金合欢属含羞草科,产地为中国台湾南部,是一种常绿乔木,高约3-7m,假叶呈镰刀型,边缘平滑.有5-7个纵走的平行脉。相思树具有很好的景观效果,树冠苍翠绿荫,为优良而低维护的遮荫树、行道树、园景树、遮荫树、防风树、护坡树。幼树可作绿篱树。庭园、校园、公园、游乐区、庙宇等,均可单植、列植、群植均美观。尤适于海滨绿化 2002 年 11 月吴兴亮教授在海南省进行木腐菌考察时,发现该省中部五指山市至琼中县的公路两旁有大量的台湾相思树死亡,经详细调查发现造成死亡的原因是灵芝科的两种真菌―――热带灵芝和粗柄假芝。热带灵芝和粗柄假芝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主要生长在阔叶树上,这两种灵芝科真菌过去在我国虽有报道,但作为林木病原菌国内以前还未见报道。我国对热带地区树木腐朽病害的研究还很薄弱,过去对云南地区热带树木的腐朽病害有过报道,但对海南岛上树木的腐朽病害未见报道,为此吴教授等在海南省热带雨林中考察木腐菌的同时,对引起树木死亡的主要病原菌进行了特别的调查和研究 下面先对灵芝和粗柄假芝做一下简单的介绍 民间把灵芝称为“仙草”,其实,灵芝是腐生的高等真菌。整个灵芝都是由菌丝构成。灵芝能长出为人类所察觉的子实体,是它此前渗透和蔓延在腐木之中的菌丝体努力吸取各种营养的结果。吴兴亮说,野生灵芝一定是长在腐木上的。如果灵芝好像是长在地上,那么一定有腐木藏在地表土之下;如果灵芝是长在活木上,它长的地方肯定是木头正在腐烂的地方 灵芝的菌丝可在5摄氏度到35摄氏度的范围内生长,生长在腐木或其它基质中的菌丝可安全度过零下20摄氏度到零下40摄氏度的严冬季节,所以灵芝也能生长在黑龙江省的高寒地区。但灵芝菌丝最适宜生长的温度是在25摄氏度左右。生活在腐木中的菌丝,喜欢70%左右的含水量,而在子实体生长期间,则要求空气中的相对湿度保持在85%到90%之间 粗柄假芝描述于菲律宾,是泛热带种类,到目前已广泛发现于东南亚地区,我国的海南很可能是该种分布的最北限。该种最重要的特点是其新鲜的子实体在触摸后变成血红色,并最终变为黑色。粗柄假芝过去一直报道为一种腐生真菌,但作者在海南调查时发现此种真菌生长在台湾相思树活立木的根基部,有的生长在已经死亡的台湾相思树根基部,明显是一种病原菌。在调查时还发现受害的台湾相思树有的被热带灵芝危害,有的被粗柄假芝危害,有的同时被上述两种真菌危害,两者均造成白色腐朽 然后对热带灵芝病原菌和粗柄假芝病原菌做一些介绍 热带灵芝病原菌的描述:子实体 5 年生,无柄或有非常短的柄。菌盖半圆形、圆形、扇形、肾形、近漏斗形或不规则形,通常单生,有时复瓦状叠生,新鲜时木栓质,干燥后变为木质,且体质量明显变轻,大小为4~16cm×3~12cm×0.5~2.5cm。菌盖上表面表面黄褐色、红褐色、紫红色到紫褐色,有似漆样光泽,强或弱,边缘薄,颜色变浅至黄白色或淡黄褐色。管口面污白色至灰褐色,无折光效应,不育的边缘明显,达 4mm 宽,黄褐色;管口近圆形,每毫米3-4个,管口边厚且全缘,菌肉黄褐色,木栓质,达 1cm 厚。菌盖上表面形成一厚皮壳。菌管多层,但分层不明显,浅褐色,木栓质,达 1.5cm长。菌柄侧生,圆柱形,与菌盖同色,长达 3cm,直径达1.5cm。三系菌丝系统,生殖菌丝有锁状联合。菌肉:生殖菌丝占少数,无色,薄壁,通常分枝,直径为2~3μm;骨架菌丝占多数,黄褐色,厚壁,内腔宽至窄,大量树状分枝,分枝菌丝最终形成缠绕菌丝,交织排列,直径为5~7μm。缠绕菌丝广泛存在,黄褐色,厚壁,内腔窄至几乎实心。菌管:生殖菌丝占少数,一般存在于亚子实层,无色,薄壁,通常分枝,直径为2~3μm;骨架菌丝占多数,黄褐色,厚壁,内腔窄至几乎实心,大量树状分枝,分枝菌丝最终形成缠绕菌丝,直径为3~7μm,骨架菌丝大致平行于菌管排列,缠绕菌丝交织排列。所有骨架菌丝和缠绕菌丝在Melzer试剂无变色反应,在棉蓝试剂中呈弱嗜蓝反应。皮壳构呈拟子实层型,50~100μm厚,金黄色。组成菌丝棍棒状,顶端膨大,直径7~10μm。菌丝在菌柄中与菌肉中相似 粗柄假芝病原菌的描述:子实体1年生,有柄或近无柄。菌盖半圆形、圆形或扇形,通常复瓦状叠生,有时单生,新鲜时软木栓质,干燥后变为木质,且体质量明显变轻,大小为8~12 cm× 6 ~ 10 cm× 0.4 ~ 1.1 cm。菌盖上表面初期有微细绒毛,后期变为粗糙,灰褐色或褐色,干燥后几乎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