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及未成身先死 一腔孤愤血映红.docVIP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共及未成身先死 一腔孤愤血映红

共及未成身先死 一腔孤愤血映红近代民主革命家、辛亥革命元勋吴禄贞(1880―1911),字绶卿。1880年(光绪六年)3月6日出生于湖北云梦的一个世代书香门第,少年失怙,家境清贫。自幼读书刻苦,八九岁能下笔成文,喜读兵书,爱好诗词,崇尚民族英雄岳飞“精忠报国”的爱国主义精神,还会祖传的“吴家棍”以自卫。1895年来到汉口,入湖北官织布局当童工一年,因痛打侮辱女工的工头而离开工厂。1897年恰逢湖广总督张之洞招募新军,此时,吴禄贞未满16周岁,个子较小,但他能文会诗,考试时他赋诗一首以抒抱负: “开卷喜读战国策, 濡笔爱草从军赋 安得一战定三韩, 投笔从戎争先赴。” 这首诗深受张之洞的赏识,并命油印散发各营,以鼓士气。吴禄贞因才华出众,竟被破格录取,一时在新军中传为美谈。进入湖北武备学堂后,由于他刻苦学习,成绩优异,次年以官费被派往日本留学,入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1898年春,在东京加入兴中会,并撰写了一本名为《孙逸仙》的小册子,率先用书面形式向国内宣传孙中山及其革命思想,1900年,奉孙中山之命与傅慈祥秘密回国。利用康有为所筹“勤工”经费,策动长江方面的会党自卫军呼应广州起义。后因不知自卫军首领唐才常中途变更路线及各路会党未能去增援,吴禄贞孤军发难于桐城,进军大通,浴血奋战七天七夜,终因寡不敌众而遭失败。战事失败后再赴日本,继续求学。1902年初,毕业后回国,湖广总督张之洞拒绝接见吴禄贞,并下令将他囚禁在湖北将弁学堂,要治他大通起义“谋反叛逆”之罪。在张之洞亲自审讯吴禄贞时,他不但不认罪,反而痛斥清廷朝政腐败,致使国家濒临于危亡的罪恶,立志以革命救国,不计个人生死成败。吴禄贞的这一番宏论,令张之洞大为惊叹,沉思半刻后,不但没有惩办他,反而被先后委任为督署学务处会办、营务处帮办、兼湖北将弁学堂及护军总教习等职。为此,新军上下感到惊奇,把吴禄贞当成个“传奇人物”。吴禄贞在新军中颇有声望,他就利用职务之便,在武昌花园山天主教堂附近,租赁孙茂森花园的李廉方寓所的宽敞庭院和住房作为革命据点,联络革命志士,从事革命宣传。当时青年学生纷纷加入,诸如:李书城、耿伯钊、孙庚、刘静庵、胡瑛、张难先等人后来都成为辛亥革命的元勋。他提出“秀才当兵”,输送革命党人、进步青年到新军中“当兵”,一旦时机成熟,就把清廷军营这股武装变为革命党人的军事力量。后来湖北新军打响了武昌起义的枪声,证明他这个主张是正确的。1904年初,吴禄贞赴长沙与黄兴、宋教仁、刘揆一、秦敏鎏一道,发起成立华兴会,宣传“驱除鞑虏,复兴中华”的口号,准备11月发动长沙起义,后因事泄密而没有实施。同年4月清廷调吴禄贞进京,任练兵处学习骑兵监督,他立即和黄兴秘密策划,决定打入清军心脏,伺机夺得北方兵权,以待革命爆发时南北夹攻。1906年吴禄贞赴陕西、甘肃、新疆(伊犁)考察新军,当时沙俄和日本侵略者对我边境不断蚕食鲸吞,激起吴禄贞的无比愤怒。他关心祖国边防,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坚决抗敌御侮的心情,在当时写的诗中得以充分展现。如《步王梧生先生己酉守岁十首原韵》一诗写道: 壮年跃马赋西征, 仗剑思吞海底鲸 葱岭万重轻举足, 秦关百二惯宵行 霸图凭吊班都护, 飞将长怀李北中 几辈雄兵谈纸上, 扶桑日丽说东瀛 该诗通过凭吊汉代投笔从戎的班超,怀念守边御侮的飞将军李广,以此来表示自己抗敌救国的决心与抱负。吴禄贞这次赴陕、甘、新地区考察新军本可作出一番成就,但因为吴禄贞微服前往见骄横的陕甘总督升允,因此被罗织莫须有的罪名而撤去监督职务,剥夺了他行使职责的权利 1907年7月,吴禄贞随东三省总督徐世昌赴奉天(今沈阳),任军事参议。因日本企图并吞延吉,旋即奉命赴任延吉帮办边务。他针对日本侵略者妄图霸占延吉地区的野心,依据历史事实,作《延吉边务报告书》三册;一边坚持加强军事戒备,一边派得力使者与日军交涉,用雄辩的事实与史料驳得日军理屈词穷,从而挫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侵略延吉的阴谋。在这段任期内他为保卫延吉、确立图们江为中朝边界作出卓越贡献。当时他有感而发,曾作《放歌步谢大虎原韵》诗以抒情怀与坚决捍卫边疆的决心。其诗写道: “尺地寸土肯让人, 匣底龙泉光欲吐 安得一战定三韩, 貔貅百万争先赴 自古和戎非良策, 一误不可况再误? 边尘未扫征人恨, 大地河山待鼓铸。” 1909年吴禄贞升任延吉边务督办,担任捍卫边疆的国防重任,并任陆军协都统。1910年吴禄贞被调任回北京,授镶红旗蒙古副都统,派赴德、法两国考察军事。同年冬回国,升任陆军第六镇统制,成为封疆大吏,掌管北洋陆军第六镇统制的军事大权。当时北洋六镇是清军中拱卫京师、控制全国的主要军事力量。吴禄贞到任后,尽全力整顿军队,调整人事,安插并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