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手工扎染艺术表现及审美特征.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析手工扎染艺术表现及审美特征

浅析手工扎染艺术表现及审美特征摘要:扎染是我国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不仅是传承了千年的民族民间手工艺,更在于它延续了民族文化和体现了民族历史属性。它承载着民族千年来的理想和价值,承载着民族的心理状态及其发展轨迹。扎染作为一种民族艺术,不仅代表着一种传统,而且已成为一种时尚,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继承原有民族文化的同时,融入了时代生活元素,使扎染艺术必将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和空间 ?关键词:扎染;文化遗产;民族价值;传承 ?扎染是中国一种古老的纺织品染色工艺,是一种传统手工艺艺术形式,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其最大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的特殊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并以身口相传使之得以延续。它扎根于民间土壤,并由于各民族各地区文化的差异,形成了多种具有地方特色的流派和艺术风格,扎染不仅是传承了千年的民族手工技艺,更在于它延续了民族文化和体现了民族历史属性,在时代的发展进程中也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成为表现美好生活的新时尚 ?一、扎染的起源和发展 ?扎染古代称为染缬,《韵会》指出,“缬,系也,谓系缯染成文也”;唐代《一切经音》也提到:“以丝缚缯染之,解丝成文曰缬”;宋代把“缬”意为斑斓的色彩,泛指染色显花的方法或织物。现代汉语中解释,扎染是将织物部分结扎起来,在染色时使之不能着色的一种染色方法 ?我国扎染历史悠久,起源于黄河流域,具体是什么时期尚且没有定论。据记载,早在东晋时期,扎染这种民族手工艺就已经发展成熟,有大批生产的“绞缬绸”以及出现“鱼子缬”、“玛瑙缬”、“鹿胎缬”等纹样。南北朝时期,扎染产品被广泛用于妇女的衣着,在《搜神后记》中就有“紫缬襦”的记载,就是指染有“鹿胎缬”花纹的上衣。唐代是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鼎盛时期,绞缬的纺织品更为流行,“青碧缬衣裙”成为当时普遍流行的裙装样式。绞缬产品于北宋时期在中原和北方地区流行甚广。明清时期,洱海白族地区的染织技艺已到达较高的水平,出现了染布行会,明朝洱海卫红布、清代喜洲布和大理布均是名噪一时的畅销产品。到了民国时期,居家扎染十分普遍,以密集的一家一户为主的扎染作坊著称的周城、喜洲等乡镇,成为名扬四方的扎染中心 ?目前,扎染在四川自贡、云南大理、湖南湘西、江苏南通、贵州的苗寨等地仍发展延续至今,在当地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和艺术个性,显示了浓郁的民间艺术风格,折射出各地的风俗民情与审美情趣,是集实用与美观于一体的劳动创作的结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扎染在继承传统技术的基础上,与时代精神相结合,不断创新发展,构成了富有时尚魅力的现在扎染艺术 ?二、传统手工扎染的工艺方法 ?扎染的面料:中国几千年的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使得传统的纺织技术较为发达,家家户户都纺纱织布,在自给自足的生活形态中产生了传统的民间审美意识和生活体验。扎染就是采用民间手工纺织的棉、麻、丝、毛等面料进行扎花染色的 ?染料与色彩:传统染色一般选用植物染料,亦称草木染。茜草、红花、苏梅可染红色,紫草染成紫色,栀子、槐花可染黄色,蓝靛草染蓝色,鼠草染绿色,皂斗、黑头草染黑色,柿子染桔红等。所有材料均取之天然,生态环保。最常染的蓝色就是从植物板蓝根中提取的蓝靛天然成分,它具有消炎的功效,以之染色的布料对人体可以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 ?扎染的流程:古书记载“缬,线结之,而后染色。即染,则解其结,凡结处皆原色,余则入染矣,其色斑斓。”通俗讲扎染的主要步骤就是,染前处理,描稿,扎结,染色,水洗,脱结,整理等。其中最为重要的两道工序是扎结和染色,关键在于扎结手法和染色技艺。扎结,是以线缝为主,缝扎结合的手工扎花方法,包括打结扎法、线绑扎法、夹板方法、筷子卷扎法、拧扎法、包物扎法、弹簧扎法等等,每一种扎结技法通过染色处理之后都能得到截然不同的纹样效果。这些美的表现方法都是在人们对生活的认识和总结,在不断的实践、创新中得到的,也充分体现了民族审美情趣和文化意蕴 ?三、手工扎染的艺术特征 ?虚实之美:扎染的最终目的是对织物扎结部分起到防染作用,使被扎结部分保持原色,而未被扎结部分均匀受染,经染色之后,用清水冲洗,并将线缝和捆扎的部位拆开,被线扎缠缝合的部分末染色或局部染色,从而形成深浅不一、层次丰富的色晕和皱印肌理,扎结的是“花”,基本保持布料的原色,未扎结的大面积布料受染形成“底”,“花”和“底”之间色彩对比鲜明,呈现出淳朴的虚实之美 ?写意之美:染料因浓度、温度、染色时间长短、织物质地吸色性等,都可以形成不同的纹样效果。缝扎时由于针脚有异,线的粗细有异,抽线松紧有异,染料浸染的程度有异,这些因素使扎染作品纹样具有随机性和唯一性的特点,色彩的相互渗透往往还呈现出一定的过渡性渐变效果,宛若冰裂纹,生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