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个医生的医疗水平是相对固定的,但是在不同的情况下发挥出来的水平却是相差悬殊,有天壤之别。有半数的情况下,医生能发挥自身水平的70-80%,另有半数的情况下,医生只能发挥30-40%,只有极少数情况下,医生能发挥90-100%,甚至超水平发挥。每一个医生在每一次诊疗过程中都希望竭尽全力超水平发挥,那是什么原因导致医生不能超水平发挥呢?关键在于病人的个体差异,主要是思维方式的差异,说白了就是态度的问题。? ? 首先,要明确医生和病人各自的角色和关系。求助的需要和提供帮助满足需要的愿望促使医患关系的建立。只能得到医生发挥30-40%水平的病人首先不清楚自身的角色。这类病人在不自觉的情况下扮演了挑剔者、评论家、考官的角色。曾有一病人,住院期间因病情需要,口服强的松,却不知病人因知道强的松有副作用,选择同意使用强的松,却又瞒着医生将护士发药中的强的松检出不吃,在该治疗方案中,强的松为主药,其余的治疗都是围绕强的松来开展的,医生还在逐日观察治疗方案的作用及副作用,却不知病人并没有服用强的松。无法想想这种病人为什么不选择当面拒绝而是私下更改医嘱。这种不遵医嘱、擅自更改治疗方案的情况门诊病人更多,却不知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为不遵医嘱导致的医疗问题很多。有一病人家属进诊室后问:“我女儿肚子痛,你说是什么病?为什么?”医生问:“孩子在哪?”“在幼儿园”医生根本没看到病人在哪里,如何会知道?只能如实回答不知道,可是病人家属指着自己的肚子继续追问“就这痛,你说可能是啥病?为什么?”.......还有一部分患者,每次看病时都要看至少5个医生,然后自己将这些医生的治疗方案筛检后确立一个治疗方案,他自认为这样可以取百家之长,却不知道每一个医疗方案都有其优劣,他这样做的结局是“取百家之劣”而没有得到优势相加。古人云“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在未确定找哪个医生看病之前,可以怀疑一切,可以去调查、咨询等全面了解和评价一个医生,在确定之后,就要给予医生充分的信任。跟医生耍小聪明的人愚不可及。还有些病人在初诊时把一些自认为不相关的其他症状隐瞒,在复诊时隐瞒病情变化.....还曾出现过更奇葩的病人,因医生问诊详细而发火指责医生麻烦、啰嗦......一病人,医生问诊了半个小时,愣是不知道病人的痛苦是什么,病人满嘴都是我猜我是冠心病,别人说我是冠心病等等,最后医生说服病人及家属先把冠心病的药停掉,观察了两个月,结果病人反而康复了....绝大多数医生不怕遇到一无所知的病人,就怕遇到一知半解、自以为是的病人,其中教师是医生普遍头痛的一种病人。现在,网络发达,不少病人把治疗方案发到网上,征询意见,却不知这是最愚蠢的行为,没有一个治疗方案是没有副作用的,网上七嘴八舌议论一番后,心中只会七上八下,服药吧,有这样那样的副作用问题,不服药吧,心不甘,把治疗方案改一下,那更是愚不可及。信谁?完全是歧路亡羊。这一类病人,出现误诊、漏诊、医疗纠纷的比例极高,因为医生真的没有那个能力在资料匮乏的情况下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同时还得满足他知情同意权掩盖下的所谓好奇心与求知欲。碰到这类病人,绝大多数医生都会退避三舍,唯恐避之不及。这类病人往往会把一个小病折腾成不可收拾的状况。? ? 那么,哪类病人能获得医生超水平发挥呢?说白了也很简单,准确而详尽的提供病情资料。 病情资料:主述:痛苦加时间。现病史:?①起病情况与患病的时间。患病时间:从起病到就诊的时间。(年、小时)②主要症状的特点:主要症状出现的部位、性质、持续时间和程度,缓解或加剧的因素。③病因与诱因:病因—如外伤、中毒、感染等。诱因—如气候变化、环境变化、情绪等。④病情的发展与演变:包括患病过程中主要症状的变化或新症状的出现。⑤伴随病状:主要症状的基础上又同时出现一系列其他症状。阴性症状——按一般规律在某一疾病应该出现的伴随症状而实际上没出现。⑥诊治经过。⑦病程中的一般情况:如病后的精神、体力状态,食欲、睡眠、大小便。其实做到这些并不难,也就是态度加细心。这类病人很少问问题,问的最多的两个问题是“有哪些注意事项”和“药物如何服用”,而这些恰恰是能真正让病人从中获益的方面。很多慢性病仅仅把注意事项做好了,就能减轻三分病痛。相反,即使病情痊愈,因注意事项的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导致疾病的复发与加重的情况屡有发生。一些考医生的病人进诊室后,一伸胳膊,让医生摸脉说病,这类病人因为态度的问题,医生很难获得准确而详尽的病情资料。? ? 人生需要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识。你不知道的东西不会伤害到你。在没有知情同意权的年代,病人受到的伤害是可见而有限的。现在,因知情同意权过度泛滥导致病人受到的伤害隐匿而越来越多,很多病人只有三分躯体疾病,却因知道的太多杞人忧天出现了八分心理疾病,被吓死的病人也屡见不鲜。?? ? 如何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说白了也很简单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