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论文廷式对浙西词派及常州词派批评
论文廷式对浙西词派及常州词派批评摘要:清末词学,常州词派在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浙西词派虽在常派崛起之后逐渐衰落,但此时并未淡出视野,仍然影响着清末词学理论与创作,并呈现出浙常二派渐趋合流的趋势。处于这样词学背景下的文廷式反而不受二派牢笼,能以客观公允的态度对浙常二派进行批评,并要求济以辛刘之豪健来挽救当时词坛的创作之失,故能以为数不多的词作卓然特立于清末词坛。可以说,文廷式是清末词坛的一个另类,他的出现昭示着清末词学内部的自救、自振、自新,也暗示着词学即将要跳脱出传统的羁绊,发生一次重大的变革
关键词:文廷式;词学;浙西词派;常州词派
中图分类号:I207.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1017(2010)06-0101-07
况周颐论及清末词坛的状况云:“近人操觚为词,辄曰吾学五代,学北宋,学南宋。” 可以看出南北宋词是清末词学家讨论的热门话题。事实上,词学推尊南宋抑或崇尚北宋贯穿了整个清代词史。清词流派繁多,先后有云间词派、浙西词派、常州词派主盟词坛,他们或学北宋,或学南宋,为了建构自己的词学理论,均对南北宋词提出了批评。时至清末,常州词派在理论上占据主导地位,浙西词派虽在常派崛起之后逐渐衰落,但此时并未淡出视野,仍然影响着清末词坛的批评与创作,并呈现出浙、常二派渐趋合流的趋势。然而,此时的一些词论家尚能摆脱浙、常二派的束缚,拔帜于宗派之外,不以门户为限,对二派宗法南宋或崇尚北宋的词学观进行了客观公允的批评,并结合自己的创作体验提出独具特色的词学主张,文廷式便是其中具有转折性的一位。文廷式论词不随声气,亦不受门派拘囿,真正能在对浙西词派、常州词派批评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并以此来药救时弊,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其创作能于浙、常二派之外上承花间、苏辛,真正形成一种“气象与人不同处” 的多元并融的风格,这在当时学梦窗者几半天下的环境中确实是难能可贵的。可以说,文廷式奏响了清末词学自振、自新的强音,同时也预示着清末词学即将发生重大变革
一
康熙十七年(1678)《词综》的刊刻和翌年《浙西六家词》的刊刻标志着浙西词派登上词坛,朱彝尊是浙西派的创始人和理论奠基人,他标举醇雅,宗法南宋,推崇姜(夔)、张(炎)。以朱氏为代表的浙西词派宗法南宋的词学主张在词坛引起强烈的反响。后来,浙派历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数朝,影响深远。时至清末,文廷式在其《云起轩词钞序》(光绪壬寅十二月)中亦曾对浙西词派所推崇的南宋词阐发了自己的见解,他说:
词至南宋而极盛,亦至南宋而渐衰。其衰之故,可得而言之:其声多?缓,其意多柔靡,其用字,则风云月露、红紫芬芳之外,如有戒律,不敢稍有出入焉
文氏在这里认为词至南宋达到了极盛的程度,与此同时,也已经露出了衰敝的消息。南宋词的极盛则是指乾道、淳熙年间出现了以辛弃疾、姜夔为代表的不同风格的大家,词坛为之一振;其渐衰则是指当时社会所流行的香艳柔靡的颓唐之风,主要以坊间流行的《草堂诗余》和陈元龙所注之《片玉集》为代表 。乾道、淳熙时期,为满足声色娱乐而编选的《草堂诗余》、《片玉集》等征歌类的选本,所收大多为“声多?缓,意多柔靡”之词,这些选本恪守戒律,用字浮华,动则“风云月露、红紫芬芳”,不敢越雷池一步,从而导致“迈往之士”于词“无所用心”,结果使词作流于柔弱、溺于淫靡。文廷式在这里从意格、审律用字的角度对南宋词痛下针砭,并指出“沿及元、明,而词遂亡,亦其宜也” 。此外,文氏对南宋词选本《绝妙好词》亦示不满,在《湘行日记》里,他曾说:“重阅《绝妙好词》,觉南宋人词亦颇有习气。近人不善学之,颇足厌也。” 《绝妙好词》为南宋周密所选,“始于张孝祥,终于仇远,纯乎南宋之总集” ,陈匪石曾对《绝妙好词》所选词作的风格概括说:“盖周氏在宋末,与梦窗、碧山、玉田诸人皆以凄婉绵丽为主,成一大派别。此书即宗风所在,不合者不录。观所选于湖、稼轩之词,可以概见。” 焦循在《雕菰楼词话》中也曾言:“周密绝妙好词所选,皆同于己者,一味轻柔润腻而已。” 事实上,《绝妙好词》选词以“醇雅清空”为最高境界,选录标准偏重于格律形式,注重词本身的音节词藻之美,只录清丽婉约、优美精巧的词作,所以文廷式重新阅读后也并不十分喜爱,并觉“颇有习气”,这里的“习气”便是指《绝妙好词》选词一味追求词“清空醇雅”的艺术境界而与社会现实无关的不良风气,“而且它还存在一种宗派意识和门户之见的表现,那就是选人和选词中的党同伐异,以本群体为核心(宋末元初临安词人群中人),以左右词友为核心,以至以自我为核心” ,所以文廷式认为“颇足厌也”,“近人不善学之”,可见文氏是十分反对门派之见和南宋这一类轻柔绵丽之词的。而浙西词派后期所暴露出的“浅薄”“叫嚣”等弱点,不能不说与浙派推尊《绝妙好词》有一定的影响。有鉴于此,文廷式旗帜鲜明地表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