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徐州状元所李蟠撰崔其正墓铭考释.docVIP

清代徐州状元所李蟠撰崔其正墓铭考释.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报“发现栏目”曾刊登《文翰清流崔氏谱》一文,文中略提崔氏家谱中有状元李蟠为崔其正撰写过墓志铭,引起很多读者的兴趣,多次致电本报,欲求详情,故现对此篇铭文详加考据,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清代状元李蟠轶文《太学生考授州同知崔公其正碑铭》考释 文图、许砚君 李蟠是徐州地区家喻户晓的人物,早前些年研究李蟠的学者普遍认为李蟠是铜山人,仅仅是是祖籍在丰县,其他与丰县没有太大的关系。而《太学生考授州同知崔公其正碑铭》一文的发现,对于李蟠早年曾住在丰县读书学艺提供了证据,而且此文在李蟠所有文集中未见,故而是难得的一篇轶文。 《太学生考授州同知崔公其正碑铭》全文1078字,对康熙年间的考授州同知衔的丰县人崔其正的一生,简短扼要的进行了表述。文章虽千余言,读来有一气呵成之感,如沐韩柳之风。撰文不避嫌、不虚夸,以理贯之,以气充之,可知李蟠非惟制艺大手,散文亦自有风骨。 李蟠所撰墓志的主人公叫崔其正,崔其正何许人也?查清甲午年(1894)版《丰县志.人物列传》,没发现他的传记,但是却发现了他曾祖父、祖父、父亲的传记文章,他仅在其父亲崔日衡的小传中附带一句:“子其正,世其家。” 祖父三代都列传县志,可谓名副其实的书香世家,通过保存至今的崔氏家谱,可以了解崔其正的家族情况大致如下。 丰县崔氏谱云自出博陵崔氏,堂号“三戟”。元末明初避兵乱,自山东东平府阳谷县(今山东阳谷县)徙居丰县西北石城里娥堌村,开基祖讳友能,后卜居娥堌村东里许,即今首羡镇崔老家村。崔友能有曾孙12人,崔辅政是其曾孙之一。辅政,字良佐,号柳亭, 15岁进入县学,20岁成为了廪生,他写的文章雄浑俊逸,高出人表,嘉靖甲午(1534年)得南直隶省选贡士副榜,被授与河南卫辉县丞之职。居官五载,清廉守慎。县令赠以隶书“奖励贤能”四字旌表,郡守以“河南第一官”称之。后来崔辅政捐躯于任上,死前在官舍墙壁上题诗示儿:“二十余年得一官,眼前风景最堪怜。于今收拾东归去,留下行藏任汝传。”死后,百姓罢市而哭,同僚素服七日,入卫辉名宦祠。 崔辅政三子崔劝,字崇化,别号镜泉, 太学生考授州同知崔公其正碑铭 婶母舅崔姓讳其正,字公介,文林郎任宛平南溟公之曾孙,廪膳生云横公之孙,甲午拔贡湘陵公之季子也。生平阅历,有人所不忍忘者,此诚郡邑所备为称道者也。 舅氏兄弟三人,长兄其庄,邑庠生;仲兄其章,邑庠生;皆朱太君出也。舅氏行季,考授州同知,熊太君出也。年方冲幼,慈父见背,祸基庭帏,豪端百出,日夜操心,刻刻畏死,井廪之阨不时遇也,犹幸仲兄其章密为救援,邑主佟公威为防护,方得脱离大难,即而伯仲两兄无嗣早亡,朱太君亦倏然长逝。舅氏之艰苦,尝不罹于害,固有人力,亦天心不绝崔氏之宗支也。 熊太君鉴从前之颠危,念箕裘之重任,憔心研虑,勤俭持家,读书教子,君得列于成均。幸舅氏生而奇异,姿性过人,未暇诵读而诗书礼乐旨无不共贯。酬应世故而经权常变之宜,迥出时人。是以邑人共为关望,历任县主,公事亦与商榷,学宫之戟阁星楼,不惜数百金极力独修;人有争讼委曲宛转,未有不为之解纷者也。 舅氏系蟠族叔之内弟也,故蟠以婶母舅氏称之。当余未第时,常借其东院为读书所,舅氏殷勤供给,不使少亏,既余大魅后,又常多资其赠助以济其艰难,其所以曲成人才者如此。 舅氏之元配李太君,续穆太君,皆无出,又续史太君,生有三子,长讳磐,娶庞氏、次讳无柴,娶谢氏,早亡,续孙氏,有二女、长适监生皇御武之次子皇漪斋,次适邑庠生李振翮之九子李士恒。由此,人丁渐增,家道日隆,所以积德累仁者、 至其数世。先生之与祖茔门建坊、植碑、种树,以展孝思,先生有鉴于此,尝夜示一梦,获千金余,由此前代之基业充之益大,先人之旧续恢之益宏,德出同人,望隆斯世。恤孤邻,贫公区,族党蒙其赡济,故一时之歌功慕义者在在皆是也。无如天道难测,舅氏中道弃世矣。 长子磐无嗣,早亡,生二女,长适丁春苑,次适李方榖,惟次子天棐身虽孤而志气不靡。才力克振于箕裘之将坠者,毅然丞之;家业之已败者,愤然兴之。屡遭颠危,而身家犹存。娶师氏,生二子,长祥麟,武庠生;次瑞麟,武庠生,娶沙氏,有三女,长适千总渠宏渠之长子渠景尧,次适太学生李洁己之长子李辉章、三适邑庠生李繁荣之长子李萃廷。是教之有道,训之有方,两男亦早列胶庠,后嗣之隆昌,何莫非舅氏之贻德所致哉! 舅氏生于康熙元年五月十一日午时,卒于康熙五十五年三月二十三日戌时,享年五十五岁。于雍正二年十月初十日与李太君、穆太君、史太君合葬于城西北里许别业之西新阡。雍正三年二月,天棐欲立碑,来请序于余,余素沐大德,恨无能报,敢勒一言,草此付之。岁雍正三年四月也。 今于乾隆二十四年三月,初九日清明节,次子天棐,孙祥麟、瑞麟敬谨植碑,以垂后世焉。 于丑科状元、翰林院编修、己卯科直隶省正主考官李蟠撰文。 翰林院编修崔焘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jho83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