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则-文化经典与研读(杨伯峻译注).docVIP

论语十则-文化经典与研读(杨伯峻译注).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4子曰:“君子⑴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⑵焉,可謂好學也已。” 【注釋】⑴君子——《論語》的“君子”有時指“有位之人”,有時指“有德之人”。但有的地方究竟是指有位者,還是指有德者,很難分别。此處大概是指有德者。⑵正——《論語》“正”字用了很多次。當動詞的,都作“匡正”或“端正”講,這裏不必例外。一般把“正”字解爲“正其是非”、“判其得失”,我所不取。 2.4子曰:“吾十有⑴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⑵,四十而不惑⑶,五十而知天命⑷,六十而耳順⑸,七十而從心所欲,不踰矩⑹。” 【注釋】⑴有——同又。古人在整數和小一位的數字之間多用“有”字,不用“又”字。⑵立——泰伯篇説:“立於禮。”季氏篇又説:“不學禮,無以立。”因之譯文添了“懂得禮儀”幾個字。“立”是站立的意思,這裏是“站得住”的意思,爲求上下文的流暢,意譯爲遇事“都有把握”。⑶不惑——子罕篇和憲問篇都有“知者不惑”的話,所以譯文用“掌握了知識”來説明“不惑”。⑷天命——孔子不是宿命論者,但也講天命。孔子的天命,我已有文探討。後來的人雖然談得很多,未必符合孔子本意。因此,這兩個字暫不譯出。⑸耳順——這兩個字很難講,企圖把它講通的也有很多人,但都覺牽強。譯者姑且作如此講解。⑷從心所欲不踰矩——“從”字有作“縱”字的,皇侃《義疏》也讀爲“縱”,解爲放縱。柳宗元〈與楊晦之書〉説“孔子七十而縱心”,不但“從”字寫作“縱”,而且以“心”字絕句,“所欲”屬下讀。“七十而縱心,所欲不踰矩”。但“縱”字古人多用於貶義,如《左傳》昭公十年“我實縱欲”,柳讀難從。 2.17子曰:“由⑴!誨女知之乎!知之爲知之,不知爲不知,是知也⑵。” 【注釋】⑴由——孔子學生,仲由,字子路,卞(故城在今山東泗水縣東五十里)人,小於孔子九歲。(公元前542—480)⑵是知也——《荀子·子道篇》也載了這一段話,但比这詳細。其中有兩句道:“言要則知,行至則仁。”因之讀“知”爲“智”。如果“知”如字讀,便該這樣翻譯:這就是對待知或不知的正確態度。 5.26顏淵季路侍⑴。子曰:“盍⑵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輕字當删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⑶” 子路曰:“願聞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⑸。” 【譯文】孔子坐着,顏淵、季路兩人站在孔子身邊。孔子道:“何不各人説説自己的志向?” 子路道:“願意把我的車馬衣服同朋友共同使用壞了也没有什麽不滿” 顔淵道:“願意不誇耀自己的好處,不表白自己的功勞。”子路向孔子道:“希望聽到您的志向。” 孔子道:“[我的志向是,]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青人使他懷念我。” 【注釋】⑴侍——《論語》有時用一“侍”字,有時用“侍側”兩字,有時用“侍坐”兩字。若單用“侍”字,便是孔子坐着,弟子站着。若用“侍坐”,便是孔子和弟子都坐着。至於“侍側”,則或坐或立,不加肯定。⑵盍——“何不”的合音字。⑶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這句的“輕”字是後人加上去的,有很多證據可以證明唐以前的本子並没有這一“輕”字。詳見劉寶楠《論語正義》。這一句有兩種讀法。一種從“共”字斷句,把“共”字作謂詞。一種作一句讀,“共”字看作副詞,修飾“敝”字。這兩種讀法所表现的意義並無顯明的區别。⑷施——《淮南子·詮言訓》“功蓋天下,不施其美。”這兩個“施”字意義相同,《禮記·祭统》注云:“施猶著也。”卽表白的意思。⑸信之、懷之——譯文把“信”和“懷”同“安”一樣看做動詞的使動用法。如果把它看做一般用法,那這兩句便應該如此翻譯:對“朋友有信任,年青人便關心他”。 6.20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6.23子曰:“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静。知者樂,仁者壽。” 7.16子曰:“飯疏食⑴飲水⑵,曲肱⑶而枕⑷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注釋】⑴疏食——有兩個解釋:(甲)粗糧。古代以稻梁爲細糧,以稷爲粗糧。見程瑶田《通藝録·九穀考》。(乙)糙米。⑵水——古代常以“湯”和“水”對言,“湯”的意義是熱水,“水”就是冷水。⑶肱——音宫,gōng,胳膊。⑷枕——這裏用作動詞,舊讀去聲。 7.37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 12.1顏淵問仁。子曰:“克己復禮爲仁⑴。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⑵焉。爲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顏淵曰:“請問其目。”子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 【譯文】顏淵問仁德。孔子道:“抑制自己,使言語行動都合於禮,就是仁。一旦這樣做到了,天下的人都會稱許你是仁人。實踐仁德,全憑自己,還憑别人嗎?” 顏淵道:“請問行動的綱領。”孔子道:“不合禮的事不看,不合禮的話不聽,不合禮的話不説,不合禮的事不做。” 顏淵道:“我雖然遲鈍,也要實行您這話。” 【注釋】⑴克己復禮——《左傳》昭公十二年説:“仲尼曰:‘古也

文档评论(0)

yxud48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