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走近清明,走进传统文化
清明节来了!“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然而,今年的清明节,我们这里却是晴空万里,莺飞草长,“渡头翠柳艳明媚”,“绿苔撒点点青钱,碧草铺茸茸翠毯”,正是踏青的好时机。清明踏青,感受春天的到来,作出迎接春天的姿态。如同元宵走桥、端午竞渡、重阳登山一样,是一种具有感召力的节日文化动员令。 踏青还伴有种种活动。清明前后正是柳枝发芽泛绿的时候,古时人家时兴插柳枝于门上。宋代还有将柳圈戴于头上、插柳叶于两鬓的,说是有明目、驱毒、祈年之含义。这一习惯,直至清代还十分盛行。《帝京岁时纪胜》云:谚云:‘清明不带柳,来生变黄狗。’”江南谚语则谓:“清明不戴柳,红颜变成皓首”。还有“折柳送别”的习俗,利用“柳”“留”谐音,表达要“留”住青春的意愿。小把柳叶当哨子吹,踏青时人们踢球、拔河、荡秋千、放风筝,都是有利于健康的活动。清明节的“青团”也古已有之。各地掺入青团的草汁略有不同,有的地方用艾青汁,有的地方用雀麦草汁,做青团。江南民间又叫它“聪明餜”,人们会抱着婴儿到邻里家讨着吃,叫“讨聪明”。所以清明节又有个异名“聪明节”。“讨聪明”这样的习俗可以并且应当恢复发扬。它是一种沟通邻里关系、增进友谊和睦的好机会。在邻里关系冷漠的今天,以节日的名义增进情感,显得十分重要。 如今,我们提倡绿色清明里发扬绿色文明,所谓绿色文明还应是一种新型的社会文明。比如,家族祭扫这一传统历时千年,至今依然是清明节的核心习俗,表明了国人重视家族情怀。但是近年亦有低俗趋向:香烟缭绕,大烧纸钱,纸钱也有不同币种,有的甚至把纸质的别墅、家具、汽车甚至美女都弄上去了,不怕置先人于不义。据说有的富人家会烧91斤纸钱,以表“九死一生”之寓意。清明过后,坟地山林烟熏火燎,纸屑灰尘满地,不但污染了环境,且还有隐藏的危险性。这就很不应该了。悼念活动本身是“非物质”性的,现在弄得这等“物质”,想像先人也像世俗社会一样物欲横流,这就有违初衷了。 1100多名学生中,知道清明节的仅430多名。某中学初二(8)班的学生拿到一项作业,要求回答清明节的来历、自家祖籍及祖父母、曾祖父母名字,不少学生交了白卷。学生对清明节来历回答得五花八门:五个学生写的“不知道”,两个学生回答是“纪念烈士和英雄”,三名学生写的是“为了纪念屈原”。据了解,在知道清明节的学生中,大多数学生也认为这是“一个心情比较沉重的日子”,“祭扫先祖墓地的日子”,“许多烈士为国家牺牲,要纪念他们”,而对清明节所蕴含的其他文化习俗,学生们几乎一无所知。
忘宗,忘祖。这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深厚的国度所应表现出来的缺失。现代明文诚然有助于社会脚步的发展,然而,根深蒂固的历史记忆是不可磨灭的。我们不应该过多怪罪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忘记了清明节的实际意义。而应该及时反省,在追逐极速发展的道路中渐渐淡忘了的传统文化。
借助清明节日,尝试着把上辈人的感人故事,用文学的形式记载下来,年年清明,吟诵朗读,传播到下一代人的心坎上去,让他们不要“忘本”。“言之不足则长言之”,我们还可以用诗歌吟诵的形式。著名中国古典文学专家叶嘉莹说:“吟诵就是诗歌活泼的声音”,“读者应把一首好诗里面的生命读出来,并由此而感动,完成自己的生命。”我们就是要在这些活泼的声音里复活先人的精神,在吟诵中完成生命与生命间的代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