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穿孔纸带 早期电脑大多数使用一卷卷纸带,纸带通过上面的孔来存储信息。Colossus Mark 1(1944年)等一些早期电脑完全靠纸带实时提供的数据来运行。Manchester Mark 1(1949年)等后期电脑从纸带上读入程序,并将程序存储在一种原始的电子存储器中,以便之后执行。 后来30年间的各种电脑继续使用纸带用于输入和输出,这种介质在70年代中期一度卷土重来,当时个人电脑黑客被穿孔纸带的低成本所吸引。 数据磁带 UNIVAC I(1951年)在数据存储领域开创了一股新风:使用磁带。IBM很快开始将一盘盘磁性磁带(类似当时的录音磁带)用于存储电脑数据,业界的其余厂商亦步亦趋。通常开盘式贮存的电脑磁带一般由薄薄的塑料条组成,塑料条上面涂有磁敏感材料,那样通过嵌在特殊磁带驱动器里面的电子磁头,电脑可进行读写操作。 当时生产的众多电脑机型(尤其是大型机和小型机)使用开盘式磁带作为海量存储介质,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七八十年代,后来越来越多的设计人员改用盒式磁带。 第一批移动磁盘 IBM在1963年推出了第一部带移动磁盘的硬驱:IBM 1311。它使用可更换的磁盘组,每个磁盘组里面有六只直径为14英寸的磁盘。每个磁盘组可存储大约2MB的数据。70年代的许多硬驱都装有磁盘组,比如DEC RK05,小型电脑公司经常使用磁盘组来分发软件。 盒式磁带 60年代,电脑厂商开始将一卷卷微型磁性磁带放到硬质塑料盒中。与更大的开盘式磁性磁带相比,这些盒式磁带更坚固耐用,更便于携带,用起来更方便;到了七八十年代,作为容量越来越大的磁盘的备份介质,盒式磁带越来越受欢迎。与早期的开盘式系统一样,盒式磁带系统也具有容量灵活的优点。需要增加存储容量时,磁带厂商只要生产可容纳更多磁带的盒子。更多的磁带意味着更大的空间。 如今,像800GB LTO Ultrium(左下图)这样的盒式磁带仍用于大规模的服务器备份,不过由于硬盘到硬盘传输日渐受宠,盒式磁带在过去十年的人气有所减弱。 打印在纸上 70年代,作为当时新颖的一类设备,个人电脑相对比较便宜,吸引了家用电脑爱好者,但许多电子数据存储介质对于这些用户来说太贵了。其中一款早期电脑:MITS Altair(被我们评为历史上最值得收藏的个人电脑之一)就不配备任何存储介质;用户只好改而通过电脑前面板上的开关来录入程序(左上角显示了一个程序)。在个人电脑的早期阶段,用户经常用手将程序写下来,然后通过开关来录入。后来,许多杂志仍印刷及分发程序列表,以便用户将程序录入到80年代廉价的家用电脑中。 软盘 IBM在1971年推出了第一部商用软驱。与它配套使用的8英寸软盘上面涂有磁性材料,永远装在塑料填套里面。用户很快认识到:与成堆的穿孔卡片相比,使用软盘将数据装入电脑来得速度更快、成本更低,还更省空间。1976年,软盘的联合发明人Alan Shugart为个人电脑研制出了新的5.25英寸软驱。这种大软盘大小直到80年代的后半期都是整个行业的标准,直到后来索尼的3.5英寸软盘格式(1981年发明)主导了市场。 不过到2002年,人们开始问别人:“你的软驱最近为你干过啥事吗?” 小型带盒 60年代,飞利浦公司开发出了小型带盒(塑料外壳里面有两小盘磁带),这是一种音频记录格式。惠普一度将这种格式用在其惠普9830(1972年)中,但小型带盒直到几年后才流行起来,广泛用于数字数据存储,当时渴望廉价存储介质的电脑黑客看中了这种格式。这种存储介质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廉价电脑中依然很盛行,那是由于介质和驱动器都非常便宜(许多电脑可以通过标准的盒式磁带播放机来装入及保存数据)。 ROM卡匣 ROM卡匣是一块电路板,里面有一块只读存储器(ROM)芯片和一个接口,用坚固外壳封装起来。这种卡匣可用于装载游戏或程序。 1976年,仙童半导体公司发明了可与仙童Channel F视频游戏系统结合使用的ROM软件卡匣。不久,Atari 800(1979年)和TI-99/4(1979年)等家用电脑采用ROM卡匣,用于简单的软件装载和分发。莲花公司甚至为IBM PCjr(1984年)开发了基于ROM卡匣的Lotus 1-2-3版本。ROM卡匣速度快、使用简便,但价格也相对较高——这个缺点决定了它的命运。 各种新式软盘 80年代,许多公司尝试开发非传统的软盘格式。这样一种“软盘”(顶部中间)根本就不是软盘:ZX Microdrive 磁带(有时又叫“带状软盘”)里面有一卷环状磁性磁带,类似8音轨磁带。这方面的其他试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