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浅议论文.doc
英语中的歧义类型浅议论文
.freelmatical Ambiguity)
Paul Robert在《英语句子结构》(English Sentence Structure)一书中指出:“据多数情况来看,歧义的产生并非故意的。它是由运用句子结构时的疏忽造成的,以致没有能够将可以使意义清晰的标记包罗到句子中去。(周立人,1997∶6)”于是忽视使用表明句子结构的句法代号就引起了语法歧义。伍谦光(1995∶199)认为:“‘语法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的句法结构有不同理解而产生的歧义。”语法歧义最常见,也最复杂。下面是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类例:
1.1词性
一个句子往往由于无法确定某个词的词性而变得无法理解。
(1)College demands change.
很明显,例句中的demands既可理解为动词,也可理解为名词。change同样如此。于是此句就产生了两个不同的意思:(1)大学要求改革。demands是动词,change是名词。(2)大学的要求改变了。demands是名词,.freelall to kill.
此例也有两种含义:(1)这只老虎太小以致于不能伤人。此意对tiger来说,是主动的动作。(2)这只老虎太小了,还不能被杀。此意对tiger来说,是被动的动作。
1.5“及物动词+宾语”结构
(6)I found Jim an experienced teacher.
及物动词found后面接了两个名词Jim和an experienced teacher。这句话有两个意思:(1)我发现吉姆原来是一位有经验的老师。(2)我为吉姆找到了一位有经验的老师。
1.6并列连词and
(7)Tom and Lucy are married.
此句可理解为:(1)汤姆和露西两个成了亲。其中and连接两个名词,构成一个简单句。(2)汤姆和露西两个都已结婚。该句可看作一个并列句。
1.7悬挂式否定词not
(8)His object is not to eat.
此句产生的两种意思为:(1)他的目的不是吃。作此意讲时,is和not的关系紧密,可写作isn’t。(2)他的目的是绝食。作此意讲时,not与to eat的关系紧密,形成“绝食”的含义。因此not是悬挂式的(即可以自由摆动)。
1.8悬挂式代词
(9)The man informed his brother that he should lose an和his brother之后,句意变得模糊:(1)这个男的告诉他的哥哥他自己应该减肥。人称代词he代指the man。(2)这个男的告诉他的哥哥他应该减肥。这时人称代词he代指his brother。
1.9悬挂式状语修饰成分
(10)The people biguity)
伍谦光(1995∶199)指出:“‘词汇歧义’是指由于对句子中某一个词的意义有不同的理解而产生的歧义。”
2.1因“一词多义”(Polysemy)引起的歧义
Robert.A.Hall指出“人们在各种不同场合赋予一个词以各种不同的意义。这些意义自然也就是这个词的真正涵义”(周立人,1997∶4)。由此可见,一个词的词义往往是多义的。侯国金(1998∶66)说:“一个词若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便是‘多义词’。”因此,用多义词造句就可能产生歧义。当然,只要我们把多义词放到一定的语境里,一般可以避免歧义。不过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个多义词的两个不同意义在句子中都讲得通,这样,句子就产生了歧义。下面是一些实例:
2.1.1名词
(12)Mr.Smith gave me a ring yesterday.
句子中的ring可理解为“戒指”,也可理解为“打电话”。
2.1.2动词
(13)He painted a tree.
此句中的painted可作“涂上油漆”解,也可作“用颜料画”解。
2.1.3形容词
(14)It is hard.
句中的hard可作“艰难的”解,又可作“坚硬的”解。
2.1.4副词
(15)The man achine in case it gets rusty.
句中的in case可解释为“以防”,也可解释为“如果”或“当……时候(尤其在美国英语中)”。
2.1.7代词
(18)You should be quiet.
句中的You可以是主格第二人称代词“你,你们”,也可以是不定人称代词,泛指“任何人”。
2.1.8数词
(19)She is a mother of sixteen.
句中的基数词sixteen既可作“十六岁”解,又可作“十六个孩子”解。
2.1.9冠词
(20)I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