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诗经.氓》课件概要1
《 诗经·卫风·氓 》 聆 听 三 千 年 华 夏 先 民 吟 唱感 受 公 元 前 东 方 文 明 辉 煌 一、导入 爱情是文学题材的常青树。自古以来,古今中外多少文人墨客倾其所感所想构建了时而哀婉凄清,时而荡气回肠,时而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让后人唏嘘不已。亲爱的同学们,回想一下在文学作品或者戏曲里有哪些爱情故事触动着你的心扉?(引导,略)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共赴一场三千多年前的婚约,走进古人的情爱世界。 二、写作背景 《氓》是春秋时的一首民歌,春秋时期封建的生产关系尚处于萌芽阶段,封建思想意识还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当时青年男女交往比较自由。郑、卫一带风俗更是浪漫,桑涧濮上、城隅河畔,青年男女幽期密约、投李报桃,并常以诗歌互表衷肠。 《卫风 . 氓》表现女主人公从恋爱、结婚到被遗弃的生活经历和怨恨感情,鲜明的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坚强的妇女形象。 全诗六章,以“我”(女主人公)的口吻叙述,采用对比写法。 三、学习诗歌内容: 1、检查生字注音(多媒体)。 2、教师范读。注意情感和节奏的把握。 3、个人(男 女)、小组、集体等朗读。提示:四言诗的诵读节奏,一般读成“二/二”节拍,逗号稍短促,句号稍拖长,章节之间要比句间停顿更长些。 四、学习诗歌对比手法 一 男子求婚,女子许婚 二 男女恋人相思、结婚 三 劝诫女子不要痴情 四 控告男子移情别恋 五 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 六 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追忆 哭诉 甜蜜幸福 悲苦不幸 痛苦抉择 婚前 婚后 对比 分手 五、鉴赏诗歌的艺术手法1、鉴赏要点之一 赋、比、兴艺术手法的运用 第三章“桑之未落,其叶沃若”,第四章“桑之落矣,其黄而陨”既引起联想,增强意蕴,引发下文,有以桑叶由鲜嫩而枯黄来比喻爱情生活由幸福而至痛苦。产生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赋) (赋) (比、兴) (比、兴) (赋) (赋、比、兴) 第一章:男子求婚,女子许婚第二章:男女恋人相思、结婚第三章:劝诫女子不要痴情第四章:控告男子移情别恋第五章:补叙多年的苦楚和处境第六章:今昔对比的怨恨和痛苦 2、鉴赏要点之二 对比的写法 《氓》是在女主人公的回忆中叙事抒情的,回忆中运用了对比写法。 女主人公 婚前:生活幸福,性格痴情、温顺、体贴。 婚后:受尽屈辱,性格刚烈,认识清醒。 氓 婚前:“氓之蚩蚩”、“信誓旦旦” 婚后:“二三其德”、“至于暴矣” 对比的运用 (痴心) (负心) 对比 鉴赏要点之三 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 《卫风·氓》融叙事、抒情、议论为一体的诗体格局,是它的最大特色,对我国后世诗歌创作,有至为重要的影响,是《诗经》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这首诗的主要思想意义就在于它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劳动妇女的实际处境和遭遇,使人们对于社会制度所决定的男女不平等,以及这种不平等给妇女造成的损害,有一个富于感性的、形象的认识。 当代著名学者鲍鹏山说:“在《诗经》中最完美的女性,我以为便是那位卫国女子。” 请结合诗文分阶段来谈谈她的完美体现在哪些地方?并概括女主人公的形象。 六、合作交流: “恋爱”部分(1-2章) 可爱之处: 温柔、体贴、善解人意、痴情。 “婚变”部分(3-5章) 可敬之处: 勤劳、能干、 吃苦耐劳。 可怜之处: 辛苦、委屈、 懊悔。 “决绝”部分(6章) 可贵之处: 刚烈、坚强、清醒、理智。 七、教学总结 《氓》大致按事实发展的过程叙述这一悲剧的始末,运用“赋”“比”“兴”及对比的艺术手法,将叙事、抒情、议论熔于一炉,增加了叙事的感染力和抒情的深度,全诗塑造了一个勤劳、温柔却不失坚强的妇女形象,她的遭遇值得我们同情,她的人格值得我们尊敬,而男青年的做法则应遭到我们的指责。 八、作业 背诵、默写全诗!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