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1.02.28高一语文《杜甫诗三首》()使用
;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基本方法:;把握诗歌思想内容基本方法:;杜甫字子美,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原籍襄阳迁居巩县杜审言之孙。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寓居长安近十年。及安禄山兵陷长安,乃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至左拾遗,世称杜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一度任剑南节度参军,检校工部员外郎,世称杜工部。其诗显示了唐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被称为“诗史”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而以沉郁顿挫为主。有《杜工部集》。;24岁 开始漫游
32岁 结识李白
34岁 来京求职,十年一再碰壁,困守长安 少陵之西,生活困顿屈辱。创作走上 现实主义道路,成为一个“穷年忧黎 元,叹息肠内热”的忧国忧民的诗人。
安吏之乱爆发 逃奔新帝,被任为左拾遗,后 又被贬。创作达到现实主义高峰,写下 辉煌名篇“三吏”(《石壕吏》《潼关 吏》《新安吏》)“三别”(《新婚 别》《垂老别》《无家别》);759年 关内大饥,转至成都,次年在城西 浣花溪畔筑草堂栖居。
761年秋 狂风破屋,一夜漏雨,写下《茅屋 为秋风所破歌》。
765年 剑南节度使严武去世,杜甫在成都 失去依靠,五月全家离开浣花溪草 堂,乘舟东下。
766年 流寓夔州,作《秋兴八首》,《咏怀 古迹》。;767年 寄寓夔州,写下《登高》。
768年 漂泊荆湘一带,作《登岳阳楼》, 时患肺病及风痹症,左臂偏枯,右 耳已聋。
770年冬 死在一条破船上。杜甫艰难漂泊的 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战血流依旧,军声力至今”,这是 诗人对祖国和人民最后的怀念。 ;秋 兴;【诗文解释】;首联;颔联:长江里波浪滔天,边塞上风云阴沉。;颈联
菊花已开过两次,往日流过的泪禁不住又流了下来。孤舟一系在夔州,便系住了自己急于归乡的心。;尾联:处处都在催人裁剪寒衣,
白帝城高处黄昏时捣衣声更加急促。
;诗中写了哪些景物?; 玉露、枫树林、巫山、巫峡、波浪、风云、丛菊、孤舟、白帝城等;这些景物中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凋伤”“萧森”可以看出秋气的肃杀,“他日泪”“孤舟”可以看出诗人的忧伤与孤独。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盛衰及个人身世的感慨。;离乱之苦;关于意象;切入口:意象——诗词的核心;切入口:意象——诗词的核心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切入口:意象——诗词的核心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就是物象、形象;切入口:意象——诗词的核心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切入口:意象——诗词的核心
“意”,就是诗人的思想、情感、意念、感兴
“象”,就是物象、形象
“意象”就是渗透着诗人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是“意”与“象”的统一。;景物特征与思想感情的联系 ;景物特征与思想感情的联系 ;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1.在诗中作者写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答:月落、鸟啼、霜满天、江边的枫树、渔火、寒山寺,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2.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写出羁旅者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小结一;小结一;以下三句都写“愁”,却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请分析。
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3.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 梅子黄时雨。 ——贺铸;1.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李煜; “一江春水向东流”——写出了愁思汹涌,难以阻抑,深广而又无尽的特点,抒发了诗人的亡国之痛。;2.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 “舴艋舟”装愁,化无形为有形,极愁之多、愁之重,形象地写出了诗人内心沉重压抑苦闷之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1小纸条 高考成语三千 日积月累记练(测试版)001-025 (1).docx
- 《法理学》课件(第五章:法律关系).ppt VIP
- 2025年自习室市场用户付费意愿与自习室服务质量提升策略分析.docx
- 生物安全法的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全大学进阶英语综合教程3》Unit-4教案.pdf VIP
- 单句语法填空专项训练100题(基础知识)(解析版).docx VIP
- 法理学第五章 法律关系.ppt VIP
- 专题02 数轴中的动点问题的七种考法(原卷版)【2025数学常考压轴题上册七年级北师版】.docx VIP
- BP85956D_CN_DS_Rev.0.91 规格书晶丰明源家电电源.pdf VIP
- 思想道德与法治(23版):第六章 学习法治思想 提升法治素养.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