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利用富硼渣合成MgAlON基复相粉体
薛向欣 等 :利用 富硼渣合成 MgAION基复相粉体
利用富硼渣合成 MgA1ON基复相粉体
薛向欣 ,巫俊斌 。,姜 涛 ,马 恺 ,龙照华 。
(1.东北大学 材料与冶金学院,辽宁 沈阳 110004;
2.辽宁省高校硼资源生态化综合利用技术与硼材料重点实验室 ,辽宁 沈阳 110004)
摘 要 : 以富硼渣为主要原料,碳黑作还原剂,用硅 提供 了条件_9]。考虑到 MgAION和 Sialon多型体在
灰和 Al(oH)。调整 成分 ,采 用碳 热还原 氮化 法合成 常温到高温下均可稳定存在 ,二者合成均需要较高温
MgA1ON基复合粉体 。通过 XRD、SEM 等检 测手段 度与相似的气氛控制方式 ,若复合组成复相材料则可
研究了配料 中配碳量 、MgO添加量对反应过程及产物 通过优势互补从而获得 良好的使用性能。
的影响。结果表明,理论配碳量为比较合适的配碳量; 富硼渣是硼铁矿经火法分离后产生的中间产 品之
随着配料 中MgO含量的增加 ,产物 中 MgA1ON 的含 一 , 富硼渣 中除含 Bo。外 ,还包括 SiOz、Al2O。、CaO、
量也逐渐上 升 , 值 为 4.5是 比较合适 的 MgO加入 MgO 以及少量铁氧化物。其 中MgO和Al。O。是采用
量 ,继续增加 MgO含量 ,MgA1ON 的含 量变化 不大 , 碳热还原氮化法 (CRN,carbothermalreductionnitri—
SiAl6O2N 逐渐减少 ,而 CaA1O 和 BN逐渐增加 。 dation)合成 MgA1ON 的原料 。而利用富硼渣通过碳
关键词: 富硼渣;碳热还原氮化 ;MgA1ON;Sialon多 热还原氮化法合成 MgA1ON材料 的同时 ,渣 中BzO。
型体 和 sio。也将原位转化为 BN和 Sialon多型体等增强
中图分类号: TF123;X705 文献标识码 :A 相 ,从而得到新型MgA1ON基复合材料 ,达到结构和
文章编号 :1001—9731(2010)05—0827—03 性能上的优化。这为全面有效地利用 富硼渣 ,扩 大废
弃资源综合利用的途径 ,并降低 MgA1ON基陶瓷的制
1 引 言
备成本提供了一个有效的途径 。本课题探讨性提 出了
MgA1ON材料是一种 具有尖 晶石 结构 的新 型陶 将富硼渣作为主要原料 ,通过适 当调整原料成分和配
瓷材料 ,具有优异的光学 、力学 、介电性能,高温热稳定 比,采用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 MgA1ON基复相材料。
性能好 、抗渣侵蚀性好 ,对玻璃熔液和铁水 的润湿性
2 实 验
小,在光学窗 口材料和耐火材料等领域中具有广 阔的
应用前景_1]。SiMon-多型体 的力学性能较差 ]。但 实验所用主要原料为 富硼渣 (营 口广大实业有 限
与一般陶瓷材料所不 同的是 ,Sialon多型体 的高温强 公司),采用硅灰 (贵州省遵义市铁 合金厂)和 Al
度比室温强度高 。多型体 Sialon晶体具有异 向生长的 (OH)。(国药集团试剂有限公司,分析纯,含量97 )
特性,随其组成 向富A1N 的方 向变化 ,其显微形貌从 调整成分 。采用碳黑 (抚顺石油公司)作还原剂 ,其 中
针状、柱状、板状逐渐过渡到粒状 8『]。这种异 向生长特 固定碳为 96.7 (质量分数)。原料主要成分见表 1。
性为采用原位反应烧结工艺制备增韧增强的复合材料 其反应方程式如下 :
11.5A12O3(s)+ 7.5C(s)+ 2.5N2(g)+ xMgO(s)一 A123O27N5 ·xMgO (s)+ 7.5CO(g)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冷轧产品表面质量攻关.pdf
- 冷轧及中间退火过程中GH4700镍基合金管组织演变规律研究.pdf
- 冷轧薄钢板RP0.2测量结果不确定度评定.pdf
- 冷轧双相钢DP780基板常见质量问题成因分析.pdf
- 冷轧酸洗线漂洗水系统爆管故障分析及处理.pdf
- 再时效处理对2219-T6铝合金叉形环显微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pdf
- 冷轧钢带的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的内控标准.docx
- 几种新型高含磷含氮聚磷酰胺阻燃剂的合成与表征.pdf
- 冷轧机轧辊轴承的失效分析和改进措施.pdf
- 冷轧酸再生喷枪的改造.pdf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