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课程理念下学校课程设置
新课改视野下教学管理的有效探索
南京市第十三中学 徐伯钧
新课程改革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创新之举。2005年秋,江苏省全面进入新课改,我校作为江苏省首批新课改样本校之一,3年来,积极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和方法,以转变观念为突破口,以课程设置为重点,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课程资源开发为补充,以教师队伍专业化为保障,深入研究新课改,落实新课改,实现了学校教学工作的全面发展和全新突破。
一、新课改背景下教育观念的转变
新课程改革的前提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如果没有教育观念的转变,课程改革就只能局限于技术层面,就会缺乏文化的创新,因而就不会取得成功。毕竟,课程改革在本质上是课程文化的变革,是对传统课程文化的扬弃和发展,其核心要素就是价值观的问题,亦即教育观念的问题。2004年秋学期,学校就成立了学校新课程实施领导小组,统筹规划、分批落实新课改的各项准备工作,分期进行新课程实施的培训,从新课改的价值取向到新课改实施步骤,从新课改的课程设置到学科课程计划的落实等,都作了精心的安排。新课程实施的3年来,全体教师对新课改在思想认识上,特别是在学校观、课程观、教材观、教学观、学生观的转变等方面,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为新课程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做好了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准备。
1、学校观的变化。新课改赋予了学校很大的办学自主权,学校对课程、教学、教师的发展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因此,学校将成为教育改革的中心,新课改将走进每一位教师的生活舞台,更加关心教师的生存空间和生活方式,重视教师专业能力的发展,强调所有教育成员分享共同的价值观和规范,使学校更具活力,更具效率。同时,学校的功能也要发生深刻的变化,学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地方,而且将日益成为探究的中心,科学探究将成为新型学校的重要特征,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成为学校的重要使命。学校还是课程发展中心,要主动地发展课程,以学校为本的课程发展,是新课改的重要内容。
2、课程观的变化。对课程的理解,直接影响和制约新课改的实践走向,毕竟,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没有课程,教育就没有了用以传达信息、表达意义、说明价值的媒介。”为此,在2004年8月,学校成立了课程改革办公室,组织教学骨干从理论上和实践上对课程按照新课改的理念进行全新解读,并邀请课改专家来校进行学术讲座,使老师们对课程的认识由传统的课程即是教科书、课程即是教学计划,转变到课程是旨在使学生获得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的教育性经验体系。因此,课程不仅仅是现成的教科书,而是教师为学生提供的学习机会,是师生在互动过程中产生的经验。换言之,课程不仅仅包括知识,而且包括了学生占有和获得知识的主体活动过程。这种课程观的转变,丰富和扩大了课程的内涵,使得学校课程由此重返生活世界,超越了课堂和教科书的主宰和限制,为学科课程开设、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区服务)的实施和多样化的校本课程的开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3、教材观的变化。“教材是什么”“如何使用教材”是新课程改革中必须正确认识的一个基本问题,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和课程观的变化,我校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对教材有了新的认识:教材是课程资源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使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在教学过程中,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4、教学观的变化。教学本质上是以对话、交流与合作等为基础的知识建构活动,没有沟通就没有教学。在教与学的关系中,师生之间不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教师的权威不是外不强加的,而是内在养成的,是在师生之间的对话、交流与知识建构的过程中自然形成的,教学过程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活动,实现双方主体性的建构与发展。惟其如此,才能实现新课程的三维目标。
5、师生观的变化。教师不再知识一个课程知识的被动的传递者,而是一个知识的追求者,学生的引领者,课程的研制者,教学的组织者,教育的研究者和文化的创造者;学习是经验的重新组织和重新理解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自主的学习者,知识的建构者,通过自主的知识建构活动,学生的创造力、潜能、天赋得以发挥,情操得到陶冶,个性得到发展。
二、新课改背景下的课程设置和安排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规定了新的基础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是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内核。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就必须按照国家的课程改革要求,积极落实国家课程计划,保证学生全面发展,实现新课改的宗旨。
1、全程安排。普通高中课程由学习领域、科目和模块三个层次构成,有八个领域,分别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人文与社会、科学、技术、艺术、体育与健康和综合实践;八个学习领域包括语文、数学、英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艺术(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信息技术与通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教案第8章 弹性体应力和应变.ppt
- 教育心理学试题与答案(单项选择题).ppt
- 教学设计环节1.ppt
- 教育政策与法律法规专题】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与答案.doc
- 教育研究方法试题集与答案.doc
-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三角为例---课件.ppt
- 教育科学研究模拟题与答案.doc
- 我大学梦-主题班会.ppt
- 数据分析方法总结PPT.ppt
- 数控技术 4.2 数控车床编程.ppt
- 2025至2030年中国板状石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国际金融-第六章 汇率决定理论hjm2015student.pdf
- 2025至2030年中国柔软固浆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柜式风机盘管机组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机电传动控制中的电机位置与速度控制-论文.pdf
- 2025至2030年磨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离心式饼干机喷油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称重式充填机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木质亚光超薄型棋盘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中国桃花芯木地板坯料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