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ppt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ppt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

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意识现状调查 ——以西南民族大学为研究样本—— 调查组成员:李勇光、肖灵、李泓 江、杨琳、王康 论文撰写:肖灵 一、选题缘由 亨廷顿曾经分析指出“城市是国内反对派的中心;中产阶级是城市反对派的集中点;知识分子是中产阶级反对派内部最活跃的集团;而学生则是知识分子内最有内聚力也最有战斗力的革命者” “在大部分处于现代化之中的国家内,学生中占有优势的积极分子集团是反政府的。而最坚定、最极端和最不妥协的政府反对派就在大学里” 。 当前中国亦有学者产生了这样的担忧“许多来自农村牧区的少数民族学生,原本并不具有现代政治意义的‘民族意识’,但是当他们在民族院校比较系统地接受了‘民族理论’、民族政策课程之后,民族意识开始萌现并不断强化。”“我国存在的真正的民族分离主义危险,并不在于那些实施恐怖袭击和制造街头骚动的极少数极端主义分子,而在于少数民族干部与知识分子队伍内心中的现代‘民族’意识”。 二、概念的界定 具体到民族意识这个概念,目前尚无统一定义。遍查我国新编《辞海》、《现代汉语词典》、《新知识词典》、《简明社会科学词典》和有关民族的专业辞书如《中国大百科全书· 民族卷》、上海辞书出版社及四川民族出版社出版的《民族词典》, 都没有“ 民族意识”条目。 王希恩教授认为民族意识“是一种具体化的心理现象,它包容于总的意识、精神活动之中,却又反映的是民族心理的特殊内容,因此他倾向于在心理学范畴内使用意识定义,他采用列举法来界定民族意识,认为民族意识包含社会成员对于自己民族归宿的感悟和对于自己民族利益的感悟两大部分。 笔者将王教授认为与民族归属意识重合的民族边界意识单独列出来,认为民族意识包含民族归属意识、民族利益意识和民族边界意识。 三、调查过程 鉴于以往对于民族意识的研究大多是采用定性分析,概念逻辑推理的方法,笔者尝试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辅助以问卷调查的定量分析方法,在宏观层次的研究以外寻求个体层次的探讨,以期能以不同的视角获得一些新的认识。 特选择西南民族大学作为研究样本。选择西南民族大学是因为西南民族大学作为国家民委主管院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学生近2.5万人,少数民族学生占有较大比例,加之学校地理位置靠近少数民族地区,在本项研究中,西南民族大学即具有代表性,也具有重要性。 调查小组在西南民族大学在校学生中投放问卷200份进行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75份,考虑2.5万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比例不足50%,现回收175份问卷,抽样比例超过1%。以宿舍为单位进行抽样。 四、问卷分析 (一)民族归属意识 王希恩教授将民族认同即对民族归属的感悟视为民族意识的第一个组成部分,熊锡元教授也认为民族意识是“人们对自己归属于某个民族共同体的意识”。 少数民族学生对本民族的特征都做出了较为积极的评价,直接测量他们的民族归属感,发现他们对于自己的民族归属感很强,这两组数据之间是符合的,我们可以判断民族类院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民族归属意识很强。 首先,少数民族大学生自身的文化素质、认知能力高于普通民众,使其能对本民族文化作出自觉的认识。 其次,民族院校的多民族成分,增加了民族间交往、了解,促进各民族成员对于本民族的感知。 (二)民族利益意识 熊锡元教授认为民族意识的第二个部分为“在国家生活中,在不同民族交往的关系中,人们对本民族生存发展、兴衰荣辱、权利与得失、利害与安危等等的认识、关切和维护”,强调民族认同是基本内容,民族利益意识是核心要素。 笔者认为民族利益意识应该包含两部分,一是对于个体利益与民族利益关系的认知,二是对于民族整体利益的感悟。 61.7%的学生对于民族利益与个人利益关系作出了积极的评价。但通过表8的测量,我们发现只有19%(国家政策限制民族发展9.5%,政府官员能力不够9.5%)的学生认为政府的作为对于民族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更多的学生把民族的发展限制归因于自然条件、历史原因、民族素质等客观因素。表9显示89.1%的人认为国家的强大是有利于本民族的发展。如表10所示,当国家利益与民族利益发生冲突时,72.0%的学生选择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在这种情况下,大部分学生不会认为国家与民族之间存在对立关系,民族院校学生的民族利益意识就不会驱动学生为了民族发展,而对现有国家政权提出民族利益的诉求。表11的数据显示,只有6.9%的学生有可能会出于民族感情违反国家法律。。 (三)民族边界意识 人群的主观认同往往由界定及维持群体边界来完成,在民族关系之中,一旦以某种主观范畴界定了民族的边缘,民族内部的人不用经常强调自己的文化内涵,反而是在民族边缘、民族特征被强调出来。因此,边缘成为观察、理解民族现象的最佳位置。 调查结果显示: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并不存在明显的边界意识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