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匈牙利著名数学家P?罗莎在她的名著《无穷的玩艺》一书中曾对“化归法”作过生动的比 拟。罗莎的比喻固然有点夸张,但却道出了化归的根本特征:在解决一个问题时人们的眼光并不落在问题的结论上,而是去寻觅、追溯一些熟知的结果,尽管向前走 两步,也许能达到目的,但我们也情愿退一步回到原来的问题上去。 朝鲜战争前,兰德公司向美国国防部推销一份秘密报告,其主题词只有7个字,要价150万美元。美国国防部认为是敲诈,不予理睬,结果‘在错误的时间,在错误的地点,与错误的敌人进行了一场错误的战争’。战争结束之后,国防部才想起那份报告,要来一看,追悔莫急。问 题:那7个字是什么?” 中国将出兵朝鲜 信息技术及其发展 1、什么是信息技术? 2、信息技术的发展 信息技术自人类诞生以来经历5次信息技术革命: 语言的产生 文字发明 文字的活化石—水族文字 西夏文字 龟兹文 契丹字—福寿永昌 印刷术 现代印刷术 凸版印刷:书刊、票据,信封、名片等还在使用凸版印刷;需特殊加工的例如:烫金、银,压凹凸等,一般也使用凸版印刷。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微电子技术、遥感遥测技术、计算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及其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现代通信技术将倾向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个性化,信息的数字转换处理技术将进一步走向成熟。 网络技术将向高速快捷、多网合一、安全保密方向发展。 计算机技术将向网络化、智能化发展,操作使用将更方便。 本章试题小析 1.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 B.信息是可以共享的 C.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2. 关于信息,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信息需要依附于载体而存在 B.两个人进行交谈或讨论也是在互相传递信息 C.传递和获得信息的途径可以有很多种 D.同一条信息对所有人都有价值。 3. 现代社会中,人们把( )称为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 A.物质、能量、知识 B.信息、物质、能量 C.财富、能量、知识 D.精神、物质、知识 4. 下列叙述中,其中( )是错误的 A.信息可以被多个信息接收者接收并且多次使用 B.信息具有时效性特征 C.同一个信息可以依附于不同的载体 D.获取了一个信息后,它的价值将永远存在。 5. 下列属于信息范畴的选项是 A.互联网 B.一份《海峡都市报》 C.看电视 D.通知:明天有台风停课一天 6. 医生可以通过“心电图”,了解体检者的心脏是否有心率失常等问题,在这个事例中,信息的主要载体形式是A. 动画 B. 声音 C. 文字 D. 图形 7. 交通信号灯能同时被行人接收,说明信息具有( )。 A.依附性 B.共享性 C.价值性 D.时效性 8. 我们常说的“IT”是( )的简称 A.信息技术 B.因特网 C.输入设备 D.手写板 9. 在人类发展史上发生过( )次信息技术革命 A.3 B.4 C.5 D.6 10. 人类经历的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 ),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 B.指南针的使用 C.印刷技术的应用 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平版印刷 :画册、画刊广告样本,年历等等均可采用此印刷方式 . 凹版印刷 :钱币、邮票、有价证券等均采用凹版印刷。凹版印刷也适于塑料膜、丝绸的印刷。由于凹版印刷的制版时间长,工艺复杂等原因所以成本很高。 孔版印刷 :又称丝网印,如果在小学时见过老师刻蜡版印卷子,那么就更好理解此种印刷方式了 返回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社会,人们可以很迅速地接受到来自全球任一角落的信息。其实信息交流对于任何时代都是不可缺少的, 自从人类发明电以后,就有人想利用电来进行通信。有个叫摩尔逊的人,曾架设26根电线,代表26个字母,来传递信息。这可以说是最早的“电报机”了。18世纪30年代,由于铁路迅速发展,迫切需要一种不受天气影响、没有时间限制又比火车跑得快的通信工具。此时,发明电报的基本技术条件(电池、铜线、电磁感应器)也已具备。1837年,英国库克和惠斯通设计制造了第一个有线电报,且不断加以改进,发报速度不断提高。 与此同时,美国人莫尔斯也对电报着了迷。他是一位画家,在他4l岁那年,他从法国学画后返回美国的轮船上,医生杰克逊将他引入了电磁学这个神奇世界。 回美国后,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研制电报的工作中去。他拜著名的电磁学家亨利为师,从头开始学习电磁学知识。他买来了各种各样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