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与构造.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 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与构造

第一章 原核微生物 ---细菌和放线菌的形态与构造;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 细菌菌体(细胞)形态 细菌细胞构造: 一般构造: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质体、间体。 特殊构造:荚膜、芽孢、鞭毛、菌毛。 细菌繁殖特征 细菌群体特征;第一节 细菌的形态与构造;一、细菌菌体(细胞)形态;球菌;杆菌;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 或 E.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 (Staphylococcus aureus);四联球菌;链球菌;霍乱弧菌 (Vibrio cholerae×15,575);细菌细胞构造示意图;细菌细胞构造;(一)一般构造;革兰氏染色法(Gram staining);革兰阳性菌(G+)---紫色 革兰阴性菌(G-)---红色 (Gram positive bacteria ) (Gram negative bacteria) ;G-细菌细胞壁;细菌细胞壁组成;G+细菌(金色葡萄球菌)肽聚糖结构示意图;N-乙酰葡糖胺(G);磷壁酸(techoicacid):革兰阳性菌特有成分,是由核糖醇或甘油残基经磷酸二酯键相互连接而成的多聚物。多个磷壁酸分子组成长链穿插于肽聚糖中,内端与肽聚糖上的胞壁酸共价结合的称壁磷壁酸。内端与细胞膜共价结合的称膜磷壁酸。;G-细菌(大肠杆菌)肽聚糖结构示意图 ;G-菌肽聚糖结构;革兰阴性菌细胞壁特殊组分---脂多糖;G+菌与G-菌细胞壁结构比较;革兰氏阳性菌与阴性菌细胞壁比较;维持菌体固有的形态 保护细菌抵抗低渗环境 参与菌体内外的物质交换 菌体表面带有多种抗原分子,可诱发机体的免疫应答 与细菌致病性有关 ;细菌细胞壁缺陷型或L型(bacterial L form):细胞壁受损后仍能生长和分裂的细菌。在一般环境中不能耐受菌体内的高渗透压而将会涨破死亡。在高渗环境下,仍可存活。 革兰阳性菌细胞壁缺失后,原生质仅被一层细胞膜包裹---原生质体(protoplast)。 革兰阴性菌肽聚糖层受损后尚有外膜保护---原生质球(spheroplast)。 某些L型仍有一定的致病力,通常引起慢性感染。;2. 细胞膜(cell membrane);细胞膜结构模式图 ; 3. 细胞质(cytoplasm);游离存在于细胞质中的小颗粒,直径约18nm,沉降系数为70s,由50s和30s两个亚单位组成,70%为RNA,30%为蛋白质。是细菌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细胞质中,为闭合环状的双链DNA,具有自主复制能力,控制着细菌某些特定的遗传特性。如: R质粒: 耐药性质粒 F质粒:致育性质粒 Vi质粒: 毒力质粒;(3)贮藏物(reserve materials);4. 间体或中介体(mesosome);5. 核质体(nuclear body)或核质(nuclear material);大肠杆菌的核质体;(二)特殊构造;1. 荚膜(capsule);大多数细菌的荚膜是多糖,炭疽芽孢杆菌等少数菌的荚膜为多肽。 多糖分子组成和构成的多样化使其结构极为复杂,成为血清学分型的基础。 荚膜的形成与环境条件有密切关系。有荚膜的细菌形成光滑型(S)菌落,失去荚膜后其菌落变为粗糙型(R)型。;抗吞噬作用:荚膜具有抵抗宿主吞噬细胞的作用,因而荚膜是病原菌的重要毒力因子。 粘附作用:荚膜多糖可使细菌彼此之间粘连,也可粘附于组织细胞或无生命物体表面,形成生物膜,是引起感染的重要因素。 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荚膜处于细胞的最外层,有保护菌体避免和减少受有害物质的损伤作用。 贮存营养。;细胞荚膜(印度墨汁负染色) ;2. 芽孢(spore);细菌形成芽孢的能力是由菌体内的芽孢基因决定的。其形成条件因菌种而异。 一个细菌只形成一个芽孢,一个芽孢萌发也只生成一个菌体,细菌数量并未增加,因而芽孢不具有繁殖功能,不是细菌的繁殖方式。与芽孢相比,未形成芽孢而具有繁殖能力的菌体称为繁殖体(vegetative form)。;肉毒梭状芽孢杆菌 (Clostridium botulinum);细菌芽孢结构示意图 ;芽孢的抵抗力强,可在自然界中存在多年,是重要的传染源。但芽孢并不直接引起疾病,只有发芽成为繁殖体后,才能迅速大量繁殖而致病。 芽孢抵抗力强,故常以杀灭芽孢作为灭菌指标。 芽孢抵抗力强的原因:(1)芽孢含水量少,蛋白质受热后不易变性。(2)芽孢具有多层致密的厚壁,理化因素不易透入。(3)含有的DPA与钙结合的盐(吡啶二羧酸钙盐,calcium picolinate,DPA-Ca)能提高芽孢中各种酶的稳定性。;3. 鞭毛(flagellum,flage

文档评论(0)

sandaolingcr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