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10讲 鸦片战争》.pptVIP

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第10讲 鸦片战争》.ppt

  1. 1、本文档共5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割占香港岛 开放广厦福宁 上五处口岸 2100万银元 关税要与英国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割地 赔款 开埠 议定 关税 影响和危害 内容 项目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割占香港岛 开放广厦福宁 上五处口岸 2100万银元 关税要与英国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 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割地 赔款 开埠 议定 关税 影响和危害 内容 项目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割占香港岛 开放广厦福宁 上五处口岸 2100万银元 关税要与英国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 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 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 割地 赔款 开埠 议定 关税 影响和危害 内容 项目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割占香港岛 开放广厦福宁 上五处口岸 2100万银元 关税要与英国商定 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开了割让土地的先例 开了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 了人民负担,阶级矛盾尖锐 打开了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 便利了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 掠夺原料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割地 赔款 开埠 议定 关税 《南京条约》的内容及危害 影响和危害 内容 项目 方面 战 前 战 后 社会 性质 国家 主权 经济 结构 主要 矛盾 对外 关系 国际 地位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巨变 方面 战 前 战 后 社会 性质 封建社会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国家 主权 独立自主 享有完整主权 主权遭到破坏 领土、贸易、关税、 航运、司法等 经济 结构 封建社会, 自给自足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资本主义兴起 主要 矛盾 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 民族 对外 关系 闭关自守 被迫开放 国际 地位 平等的主权国家 被奴役,被宰割的地位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历史巨变 理 解 历 史 2、理解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 和扩大 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简表 两次鸦片战争比较简表 反 思 历 史 我们有本土作战的先决条件,又拥有百倍 于英军的武装,为何却败于远道而来的总 兵力仅一万多人的英军? 从鸦片战争的屈辱中痛定思痛,你有何启 迪与感悟? 材料一: 材料二: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主观原因:清王朝的腐朽落后,综合国力衰弱;最高统治者战和不定,组织不力 客观原因:英国综合国力强大(政治、经济、 军事) 根本原因: 腐朽没落的封建主义无法抵挡 新兴的资本主义 正 视 历 史 美国林则徐铜像由美国 林则徐基金会于一九九七年 ——香港回归祖国的同一年, 树立在纽约市华埠中心,东 百老汇街的前端。   铜像由厦门大学艺术教 育学院副院长李维汜教授所 设计,高3.2米,头戴清朝官 帽,身穿一品官服,取站立 姿态,背着双手,昂首挺胸,气宇轩昂,目光炯炯直 视前方,表达了中国人民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和睁眼 看世界的胸襟气概。这是屹力于西方世界的第一尊世 界禁毒先驱的铜像。 林则徐虎门销烟 美 国 纽 约 林 则 徐 铜 像 课堂练习 1.(2014·上海高考)以下图表反映了五口通商各口岸的关税收入变化,其中口岸甲是(  ) A.宁波 B.广州 C.上海 D.福州 C 解析 从题干可以看出口岸甲关税收入持续攀升并一直遥遥领先于其他口岸,通过常识可知近代上海是中国乃至东亚最大的经济中心,故排除A、B、D三项,答案选C项。 2.(2014·重庆高考)从1876年中英协商《烟台条约》的具体条款开始,英国就要求重庆立即对外通商,力图打开中国西部腹地的市场。中方谈判首脑李鸿章转弯抹角地回应:“轮船未抵重庆以前,英国商民不得在彼居住,开设行栈。”李鸿章此话的主要意图是(  ) A.利用英国开通川江航运 B.变相地接受英国商民到重庆居住通商 C.借助英国开发西部市场 D.以轮船通航为条件拖延重庆对外通商 课堂练习 解析 解答本题应注意三点:一是时间“1876年”;二是李鸿章的身份(“中方谈判首脑”)和所属阶级、派别;三是材料的内容。李鸿章是地主阶级洋务派的代表,洋务派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以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反对外国的侵略,因此A、B两项错误; 从材料中李鸿章的回应可知C项错误,D项正确。 答案 D 课堂练习 3.(2013·新课标全国卷Ⅱ)1877年,清政府采纳驻英公使郭嵩焘的建议,在新加坡设立领事馆。此后,又在美国旧金山、日本横滨、神户、大阪及南洋华侨聚居的商埠设立了领事馆。这反映了清政府(  ) A.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的约束 B.外交上开始出现制度性变化 C.逐步向近代外交转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celkhn546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