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发展理论、终身发展与青少年(全).ppt

第三讲 发展理论、终身发展与青少年(全).ppt

  1. 1、本文档共1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讲 发展理论、终身发展与青少年(全)

发展是人、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班杜拉在1986年提出了交互决定论(reciprocal determinism)的概念,根据这一概念,人的发展反映了人、人的行为和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 早期行为主义理论认为,环境决定着儿童及其行为,这与班杜拉显然不同,班杜拉认为,人、行为和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双向的,儿童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来影响环境。 班杜拉的交互决定论模型 B 行 为 运动反应 言语反应 社会互动 P 个 人 认知能力、信念态度 身体条件、生理特征 E 环境 家庭和朋友 其他社会影响 交互决定论的一个例子 行为主义和社会学习理论简评 重视研究行为的学习,不重视甚至忽略内部认知和情感过程,促进心理学成为一门真正的实验科学和行为科学 相关理论广泛应用于教育实践中,特别是行为塑造和行为矫正上 强调环境的作用,不重视儿童在自身发展中的主动性 但社会学习理论已经开始考虑到认知因素和儿童主观因素在发展中的作用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感知运动阶段(0 — 2岁) 前运算阶段(2—7岁) 具体运算阶段(7—12岁) 形式运算阶段(12—15岁) 所有动物种群的成员生来带有许多“在生物上编程过的” 特征和行为 印刻反应与关键期 洛沦兹的习性学 ethology 习性学的主要观点 习性学认为在同样的刺激情境下不同的物种天生就有着不同的行为反应,集中研究不同物种特有的适应性行为模式(即使个体沿着相似途径发展的天生的或本能的反应),分析动物行为的进化基础 习性学和人类发展 鲍尔比(John Bowlby)认为儿童表现出大量的预先编程过的行为(比如:哭和笑,对家庭成员的依恋,对陌生人的恐惧 ),这些行为都有助于个体的生存和正常发展。 许多行为模式和心理特征的形成存在关键期,比如婴儿期是形成依恋的关键期 尤里·布朗芬布伦纳 Urie Bronfenbrenner 生态系统论 人类个体所处的环境具有层次性、动态性、整体性,这种环境系统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的心理发展 个体通过主动地与环境系统的相互作用获得各种心理特征 个体成长的生态系统包括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层系统、宏观系统和时序系统 生态系统论的基本观点 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理论 一、探讨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问题 1、先天与后天的关系:先天因素为发展提供了可能性,而后天因素将这种可能性变为现实。 2、内因与外因的关系:教育和环境通过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而起作用。 3、教育与发展的关系:发展主要由适合于主体内因的教育条件决定。 二、强调用系统的观点研究心理学 三、研究中国化的发展心理学 同学们再见 三、斯金纳 的操作性 条件反射论 斯金纳箱的实验 早期使用时,先调试好实验装置,保证白鼠偶尔按压杠杆后可获得一粒食丸。几次偶尔按压杠杆以后,白鼠会频繁地按压杠杆,同时其他行为减弱(如在箱子四周乱跑)。 以后还可增设其他装置,控制白鼠在压几次杠杆后或用某一特方式按压杠杆后才能获得食物。 操作性条件反射的主要观点: 行为的分类:应答性vs.操作性 条件反射的分类:应答性(经典性)条件反射vs.反应性(操作性)条件反射 两者的区别:无条件刺激引发vs.自发产生  在“经典的”(巴甫洛夫式的)条件形成中,动物对食物的非条件反应(分泌唾液)被变成对以前属于中性的刺激(节拍器或者铃铛的声音)的条件反射;行为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新的刺激。 在“操作性”(斯金纳式的)的条件形成中,行为变化的关键因素是反应,而不是刺激。中性的反应——在随机性的获取食物过程中碰巧踩在踏板上——被奖励食物,并成为学习得来的行为,它能够达到以前没有过的目的。 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的发生概率 强化类型:正强化vs.负强化 强化物类型:一级强化(满足人的基本需要的强化物)vs.二级强化(社会性强化;代用券;活动) 强化的安排:连续强化vs.间歇强化 强化与行为塑造技术 不同行为塑造方法比较 程序 目的 例子 做法 正强化 增加行为 例:三好生,奖学金 行为之后给予奖励 负强化 增加行为 例:认真上课,不用补考 行为之后撤消厌恶刺激 无强化 减少行为 小家伙的恶作剧大人不予理睬 行为之后无刺激,被忽视 惩罚 减少行为 打屁股或不让玩游戏。 行为之后给予厌恶刺激或撤消正面刺激 正强化 一个婴儿偶然发出“Ba”或“Ma”的声音,父母亲欢天喜地地朝婴儿笑,后来婴儿发出这个声音的概率越来越高 逛商店时,一个小朋友想要一个玩具,父母亲不答应,于是小朋友哭闹,父母为了让小孩停止哭闹只好答应买,以后该小朋友越加经常用哭闹来获得满足 在上面两个例子中,某种行为因为该行为带来了愉快的结果而加强了,这就是行为塑造中的正强化 普雷马克原理 通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