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清单上我们缺失了什么?.pptVIP

中国传统文化清单上我们缺失了什么?.ppt

  1. 1、本文档共2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清单上我们遗失了什么? 框架目录 Part4 对传统文化缺失的反思 Part1 中国传统文化简介 Part2 中国传统文化内容 Part3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 PART 3 中国传统文化缺失现象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中国传统文字的衰落 中国传统精神的淡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化 中国传统道德的失魂 * 常思将来,不忘过去。 以千载文化积淀来充实自己而让我们走的更远,我们难道不会心思神往? 君不见上元灯节赏花灯, 君不见端午赛舟挂香符, 君不见盂兰盆会驱鬼傩, 君不见重阳登高插茱萸。 我们开始相信基督,相信有圣诞老人。 传统的节日在我们看来, 除了意味着能看到无聊的文艺晚会, 多几天去哪里都是人满为患的假期以外, 剩下的只有苍白。 ………… 传统,从我们指缝滑过,轻轻流失。 中国传统文化的现状 传 统 中国传统文字的衰落 * 我们非常清楚语言对于一个民族的重要性,因为语言是文化最重要的载体。 一个简单的例子是: 一个家里只有爷爷辈的会说会写傣语;到了父亲辈的能听懂,但说得不好,更不会写;到了青少年一代,是既不会说也不会写,甚至听都听不懂。 这是因为: 汉语是全国通用语言,甚至等中国再强大一些汉语就能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在高考的浪潮推动下,也唯有将民族语言融进汉语中去了。汉化是从古至今的一个趋势,先进文化对落后文化产生强烈吸引力,从而使非主流文化逐渐消失。 中国传统节日的遗失 *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它是中华民族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也称端五,端阳。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有些活动,如赛龙舟等,已得到新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地域界线,成为了国际性的体育赛事。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 ;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 但是 巴黎时间2005年11月24日,由韩国申报的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中国传统节日的遗失 * 中国传统节日的遗失 ? 韩国以端午的名义申遗成功,给予我们的文化提醒是:在经济发展下的社会转型期,必须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否则,在全球化时代,我们的文化身份和文化之根将会丧失。 在此之前,有人提出要把传统节日法定化的建议,还应者寥寥。像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法,我国到现在都没有出台,而韩国却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就出台了。1962年,韩国颁布民间文化保护法。1967年,江陵端午祭登上了韩国遗产名录。 我国不少传统文化都存在着香火中断、继承人匮乏的威胁。而整个社会中,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知之甚少。我们需要做的是给无形的文化遗产注入生命力,吸引年轻人,“薪火相传”,这样的传统和文化才是有生命力的。 只有及时挖掘和保护无形的文化传统,才能使我们面向未来的时候,拥有数千年不坠的创造力和根植于黄土地的文化表达与幸福方式,才能在全球化的时代,保持个体与民族的清晰身份。 中国传统精神的淡化 中国传统文化的缺失另外一个重要特征就是 中国传统精神的淡化 比如:革命精神 革命文化 革命文化中有几个活力因素,一是爱国主义,二是集体主义,三是英雄主义,四是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 爱国主义是1840年后中国国门被迫打开后形成的。也就是说,是在国家受到外来侵略时才形成的。那么在和平时期,当人们感受不到侵略感受不到危机的时候,这样的精神自然会淡化。 集体主义,对于很多人来说,集体观很幼稚,潜意识里对集体主义存在反感和排斥。 英雄主义也常常被人认为是“炒作”。这就像当代青年缺乏一种博大的胸襟一样,总是以一种鄙视怀疑态度看待人。 理想主义和乐观主义虽然现在还是存在的。但按照钱理群先生的话来说,这是中国人的国民性之一:做梦。 中国传统精神的淡化 * 中国传统文化的同化 电影 好莱坞来了,留给我们最大的悬念就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题材会被美国人演绎成什么样子? 他们会“西说”,将一个东方的、中国的、民族的、传统的文化题材处理成一个西方的、美国的、好莱坞的和后现代的电影文本。这其中,最大的可能是,传统文化元素的流失和故事逻辑的更改。 动画片《花木兰》中,花木兰不是那个传统“替父从军”的民间传说的模式和版本,而被西方人演绎成了一个典型言谈举止大胆率直、情感表露直白主动的西方女子。 而当好莱坞陆续对《杨家将》、《西游记》、《孙子兵法》等一系列中国经典完成“西说”时,中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