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6地理学的发展剖析
1965年,加拿大的威尔逊对洋底大断层进行了研究,提出了“转换断层”的说法。由于海底并不是作为一个整体以同样的速度扩张的,因而导致了洋中脊的断裂,形成了转换断层。转换断层与深海沟把海底分割成若干部分。威尔逊根据这一点于1965年发表了关于转换断层的论文,并在文中首先提出了“板块”概念。1967年至1968年,勒皮顺(法),摩根(美),麦肯齐(英)等人相继提出了板块构造理论。 这个理论认为,整个地球的岩石圈并不是一个完整的壳体,而是由若干个巨大的板块构成的。板块的边界是洋中脊,转换断层,深海沟和大陆地缝合线。由于岩石圈下面地幔中的软流圈的循环运动,导致了上面的板块发生相对移动。板块的互相撬挤形成山脉,互相错动形成水平断层,互相交汇俯冲形成海沟和岛弧,互相分立形成洋脊,海岭和裂谷。 以上就是板块理论的要点,至于板块的具体划分则各有不同。1968年,勒皮顺(法)把全球地壳分为六大板块,以后又有人提出九大板块。 板块构造理论是由海底扩张发展而成的。它有充分的海洋地质资料做为依据。但是这个理论并不限于海洋地质,而是由海洋地区的板块构造类比到大陆,认为大陆也具有板块结构。 20世纪70年代以后,人们着重研究了大陆地区的地壳构造特征,并且把它和海洋的长期变化联系起来,研究了一些主要山脉的成因,认为它们是由原始大洋分割开来的古板块的相向运动造成的。而且认为大陆上的地缝合线就是古大洋的位置。近些年来,人们又利用板块理论探讨了大陆的矿产分布和地震分布的规律,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综上所述,人们对地球外壳的研究,由固定论进步到运动轮,由大陆到海洋,又由海洋回到大陆,终于认识了整个地壳的运动规律,建立了板块的构造理论。板块理论对全球的海陆结构和变迁做出了统一的解释,并且具体的说明了地壳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以及二者的联系,开创了人类认识地球的新纪元,提高了找矿和应对地震的能力。但是总的说来,人类对于地球还是所知甚少,有待努力的。 * * * * * * * * * * * * * * * * * 19世纪地质学的一个重要成就是编制了科学的地质年代表,解释了地质构造与形成矿物的关系。1760年,阿杜诺(意)按照岩性把地层的年代划分为第一纪,第二纪和第三纪。1822年,科尼比尔(英)和菲利普斯(英)划出了含煤的石炭纪,白朗里亚德划出了侏罗纪,德海罗则划出了白垩纪。1835年,麦其生划出了志层纪。英国的考尼比尔等人又于1839年以中生代取代了第二纪,用古生代取代了第一纪,并且把第三纪列入了新生代。 不过当时对地质年代和地层的划分还是相当混乱的。到了1881年,在意大利召开了第一届国际地质学会议,确定了地层划分的标准和它们的年代表,规定了通用的相对地质年代表。地质年代表的制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它有助于在全球范围内深入研究地质现象,使地球演变的历史更加定量化,系统化。 不过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还是不可能精确地划分出地质年代。到了20世纪初,由于利用天然放射性可以直接测定岩石的绝对年龄,才规定出了精确的地层年代。 赖尔(英)之后,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被充分地运用到地质学中去,使得地壳的成分、运动和演变方面的研究迅速发展,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方面的知识大为丰富。 矿物结晶学,矿物光学,矿物化学等学科在这一时期流行起来,把矿物学的研究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矿床学是一门实用学科,主要研究各种金属矿床的成矿理论,研究石油的形成和储藏。1885年,怀特(美)提出了著名的“背斜说”,认为石油聚集与背斜构造密切相关。这一学说非常实用,使美国和俄国在寻找油气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岩石学形成于19世纪初,由于显微方法和化学分析方法的运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1892年,尼科尔(英)和索尔比(英)用偏光显微镜研究岩石,从此显微方法代替了肉眼观察方法,建立了显微岩石学和显微岩相学。美国人采用工业化生产的规模研究岩石学,俄国人则强调化学亲和力在矿化过程中的作用,建立了岩石化学的俄国学派。从19世纪中叶,地球物理学对地质学的推进十分显著,大地测量学,地磁学迅速发展,地貌学趋于成熟,海洋地质学日益受到重视。 在构造地质学中,以法国的波蒙为代表的冷缩说居于统治地位。它是以地球的缓慢冷却和收缩来解释山脉的成因和构造运动。1873年,美国人丹纳提出了地槽学说,发展了冷缩理论。他把边沉积边下陷的狭长盆地称为“地槽”或“地相斜”,把窟窿叫做背斜,认为原始地球冷却,首先固结的是大陆腹地的中央地块,继续冷却收缩引起侧压力,最强烈的加在大陆边缘,致使地壳弯曲,下弯处形成沉积盆地,上弯处形成山岳,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电信行业]移动通信技术移动信道中的电波传播及干扰.pptx VIP
- (课堂教学课件4)七颗钻石.ppt VIP
- Unit 1 长难句分析讲义--高中英语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第一册.docx VIP
- 高等教育心理学知识点-.docx VIP
- 2025及以后5年中国碳纤维行业市场运营格局及前景战略分析报告.docx
- 常见微生物与相关疾病.ppt VIP
- 人民医院皮肤性病科临床技术操作规范2023版.pdf VIP
- 三年级下册语文课件-第18课 七颗钻石第一课时|人教新课标 (共20张PPT).pptx VIP
- 2023年绵阳中学自主招生数学试题.doc VIP
- 二下数学混合运算看图列综合算式专项题型练习(含答案12页).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