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透过自贡“盐工号子”谈音乐文化的阶级属性.doc
透过自贡“盐工号子”谈音乐文化的阶级属性
摘 要: 地域经济的发展状况往往制约着这一地区的文化发展,同时,地区文化的发展状况又反映着这一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四川自贡以其独特的井盐经济社会环境,蕴育出具有鲜明阶级属性的音乐文化――“盐工号子”。本文分析了四川自贡盐号子的阶级属性。
关键词: 四川自贡 盐工号子 阶级属性 音乐文化生态
“千年盐都”――历史文化名城自贡,以其独特的音乐文化形态――“盐工号子”吸引着世人,这座有着2000年之久盐业历史的西部城镇,一度因其盐业资本主义经济的繁荣位列四川三大经济中心之一。悠悠的千年盐韵在南国熠熠灯姿的辉映下益发迷人;名扬千里的自贡美食文化参合着独特的地质地貌――恐龙家园,使这座西南盐业古镇益加彰显出古老和神秘。“盐工号子”作为这一地区音乐文化的特有形态,走进了音乐文化的历史。“盐场音乐”产生于盐业资本主义经济环境中,不仅盐味十足,而且因不同经济阶层对音乐文化形态喜好的不同折射出鲜明的阶级属性。
一、盐业无产阶级音乐文化生态群落――盐工号子
自贡历史上土著居民很少,盐业经济的发展“吸引周边及贵州、云南的劳动者来这里做直接或间接的劳工”。“康熙朝就有湖广填四川一说,使两湖、两广、福建、江西人口大量移居四川,在清咸丰年间,乘川盐第一次济楚东风,逐利而来的各路商人和只求一口饭吃而来的八方苦力起聚自贡”。[2]P54盐工业的发展造就了盐产业工人阶级。发展到清代中叶,常年积聚在盐都的盐商与盐工即达20万人左右,并按不同的社会分工自然形成各种行帮。人数众多的无产阶级群体在井盐生产劳动中,创造了有着自己阶级特色的艺术形式――盐工号子。盐工号子是“劳动号子”的一个种类,在盐场工人的各个劳动环节中都有存在,内容涉及非常广泛,遍布整个井盐生产劳动过程与各个生产领域,成为“自贡民歌”的一个重要类型。“盐工号子”依据工种不同种类很多,有辊工号子、汲卤号子、筑灶号子、抬锅号子、水车号子、板车号子、打石号子、锉井号子、搬运号子、盐船号子(盐船调),等等。号子能使工人劳动时步调一致、动作精确、劳力爆发,最大限度地减少损耗,保证生产的安全,提高劳动生产率。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卡尔?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逐渐将人异化成为劳动生产机器。在这台生产机器中,劳动号子成了机器转动运作的传动杠杆或电子设备中的脉冲信号。从这种意义上讲,盐业劳动人民创造的盐工号子,审美属性已处次要地位,而作为一精神性劳动工具和技术手段直接参加了社会物质财富的生产创造活动。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文化。盐工号子的生产价值随着时代的变迁被人们遗忘。当我们重新以文化的视野来审视下层盐业劳动人民所创造的“盐工号子”,尽管这一处于音乐文化生态植被最底层的艺术形式看似朴实自然简单,但正是广大下层民众创造的这些朴素的音乐形态,才是孕育文明绚烂的音乐艺术之花的母体。
二、盐业环境中职业、半职业艺人的艺术形态――说唱音乐
自贡盐业经济繁荣时期,酒肆、茶楼、赌场、旅店、街头巷尾无处不有,说唱音乐遍布川南城镇各个角落。我曾多次调查走访自贡地区的高龄老人,他们或属于现自贡市人,或来自周边地区,无不回忆起当年民间说唱艺术活动的热闹景象,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那时街头巷尾的繁华情景,比划着一桌、一椅、一扇、一惊木的陈列,时不时地模唱上几句。虽然这种音乐艺术的繁荣景象在现在的自贡已经荡然无存,但老人们动情的回忆与部分方志的案卷记载,依然证实了自清朝中叶以来,川南盐业经济的发展和两次“川盐济楚”带来的高度繁荣,曾对这一地区的民间说唱音乐艺术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并一度形成民间音乐艺术高度发展的局面。
从民间说唱音乐演出的形式来看,它比“号子”体裁有着更大的丰富性,内容更加宽泛,更加贴近生活,音乐曲调更加多变,更具有抒情性。说唱艺人的经济状况属于下层,走街串巷者的演唱活动大多分布在农闲时期,职业艺人则常年出入酒肆茶吧、赌场旅店等公共场所。他们的活动范围与人身自由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比前者更加宽广和灵活,流动性更强。在这些民间说唱艺术中,“折子戏”居多,均以地方方言演唱,形式虽然简朴,但也用一些简单的道具,多有简单的伴奏乐器,如锣鼓、笛子、胡琴、醒木、盆碗、碟子、扇子、铜铃、竹筒、简板、三弦、扬琴等。我在田野调查时,在几家古董店曾见过几件百年以上历史的民间乐器,包括三弦、二胡、扬琴、唢呐、简板、镲、锣、鼓等,这既反映出民间乐器的丰富性、古老性,又证实了一百多年前这些乐器在这一地区确实被应用过,而那一时期正是自贡盐业经济的繁荣时期。“百里盐场,市井繁华,酒肆林立,会馆密布”。[1]在川南这片辽阔而神奇的大地上,职业、半职业艺人创造了众多的音乐艺术形式:灯戏、扬琴、花鼓、相书、评话、清音、竹琴、善书、盘子、荷叶、车灯、莲花落、谐剧等。[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