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doc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doc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的重要理论成果   摘 要 1956年春毛泽东同志发表的《论十大关系》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最初探索过程中的开拓性著作,也是在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历史转折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论十大关系》提出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确立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论述了正确处理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标志着我们党比较系统地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局 关键词 毛泽东 中国 社会主义 作者简介:王拓彬,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温州大学研究基地,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学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D61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7.01.106 早在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同志就在《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庄严宣布:走俄国人的路。“走俄国人的路”就是走社会主义道路。但是,到底什么是社会主义,到底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对于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历史性课题。那时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于社会主义的认识与了解,除了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著中获得一些理论认识以外,只能是借鉴、甚至是照抄照搬苏联的经验。因为苏联是当时世界上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宣布建成社会主义的国家,苏联模式也是当时中国共产党人唯一可以借鉴和选择的模式;还“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 。但从1953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算起,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已经有了三年多的实践经验。对于苏联经济建设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我们也逐步有所了解。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中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统一的领导与管理体制面临严重的挑战。1956年2月24日夜至25日晨,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闭幕前的会议上作了题为《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揭露了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所犯的严重错误以及对他的个人崇拜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同年4月初,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讨论《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经验》一文时,毛泽东指出,苏共自己已经意识到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存在着缺点和问题,我国显然不宜再全盘照搬苏联经验,即使经过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证明可行的做法也未必都适合中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我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原则,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 这个问题我几年前就开始考虑。现在感谢赫鲁晓夫揭开了盖子,我们应从各方面考虑如何按照中国的情况办事,不要再像过去那样迷信了。其实,过去我们也不是完全迷信,有自己的独创。现在更要努力找到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道路。 因此,以苏联为鉴戒,总结我们自己的经验,努力在实践中开辟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任务,已经提到我们党的面前 一、关于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基本方针 从1955年底到1956年春天,为准备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和迎接大规模经济建设,毛泽东、刘少奇同志等领导人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研究。从1956年2月开始,毛泽东用一个半月时间听取了中央许多经济部门的汇报。中央政治局和国务院的一些领导同志参加了这些汇报会。这是建国以后党中央领导同志对经济建设问题进行的一次时间比较长、内容比较系统的调查研究。在听取汇报的基础上,毛泽东先后在同年4月25日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书记参加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和5月2日最高国务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这个报告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方针,就是“尽量争取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就是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在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中,一般来说,积极因素是处于主导的、统治地位的,占有压倒的优势,这是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可靠保证。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互相转化的。我们的任务是创造条件,大力促使消极因素比较多、比较快地向积极因素转化,并同时尽力防止积极因素转化为消极因素。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成为我们党和国家在整个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根本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对于最大限度地团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大国家,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 二、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方针 第一,调整重工业、轻工业、农业投资比例,促进重工业、轻工业、农业协调发展。1956年4月20日,毛泽东在听取第二个五年计划第三次汇报时指出:“重工业是重点是无争论的,但如果把轻工业和重工业建设投资比重定得不恰当,轻工业定少了,那就是立志不想搞重工业。要搞重工业就要适当增加轻工业的投资。” 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