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史诗互证的发展与局限.pdfVIP

  1.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述史诗互证的发展与局限.pdf

安徽文学 文 ANHUIWENXUE 学 研 浅述史诗互证的发展与■隰 究 宋雪伟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摘 要:“史诗互证”,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文学批评方法之一,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 占有重要地位。从先秦 时期,“以史证史”这一方法就已萌芽,经后世传承,于清、近代得到空前发展。陈寅恪先生对传统加 以辩证继 承,是 “诗史互证”这一方法的集大成者。当代著名学者程千帆先生,也十分注重 “诗史互证”,并对陈寅恪先生 的方法有了继承和发展。“诗是互证”,作为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学批评方法,在中国诗文评论中具有极其合理的 因素和无法替代的作用。但这种方法并不是完美无憾的,其中也具有一些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诗史互证 陈寅恪 程千帆 作用 局限 一 、 “诗史互证”的历史渊源 互证”的效果。陈寅J恪先生以这种方法为指导,先后完 早在春秋末期,孔子就曾说:“《诗》可以兴、可以 成了 元《白诗笺证稿》、读《哀江南赋》、柳《如是别 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 ·阳货》)。[11这里的 “观”,指 传》、《论再生缘》等专著,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的是诗歌可以反映社会生活,文人士大夫可以在诗中 陈费陷先生 “诗史互证”法是对前代 “以史证诗”法 了解到社会生活,而社会生活随着时间的推移,则就 的补充和发展,他对钱谦益的 钱《注杜诗》评价极高,正 成为了历史。孔子的思想已在有意无意中符合了 “诗 所谓 “牧斋所为之详尽,尚未之见也”。陶足可窥见,他对 史相关”的观念 。战国时期的孟子 ,则指出:“颂其诗 , “以史证诗”方法的肯定和对 “史”的价值的重视。陈寅 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孟《子 ·万章下})i2~孟子主张 恪先生具有十分敏锐的历史意识,他在年幼的时候,就 在读书时,要 “知其人”、“论其事”,已经把作家的生活 对 自己所处的历史时代有着十分敏锐的洞察力 RIr/I同 经历和其所处 的时代当做诵读诗书的重要条件,其 时,他又反对 “史料即史学”的观点。在阐释诗歌时,他 “知人论世”思想,已经基本符合了 “以史证诗”的观 主张 “欲了解此诗,第一,须知当时文体之关系。第二, 点。汉代 《毛诗序》也指出:“至于王道衰,礼义废 ,政 须知当时文人之关系”。在阐释古人的哲学思想时,他 教失 ,国异政,家殊俗,而变风变雅作矣 ”。I3]把周王室 又主张 对于古人之学说 ,应具了解之同情 ,方可下 衰微时的作品称为 “变风”、“变雅”,已经是 “以史证 笔”。如在 《元白诗笺证稿》的第一章中,陈寅恪先生阐 诗”方法的雏形。刘勰在 《文心雕龙 ·时序》篇中说 :“观 述了杨贵妃入宫的时间问题,对朱彝尊的观点加以否 其时文,雅好慷慨 ,良由世积乱离,风衰俗怨 ,并志深 定。并引用大量史料,证明武惠妃死于开元二十五年, 而笔长,故梗概而多气也。”4[1其 中也暗含了 “以史证 而不是开元二十四年 ,并指出杨贵妃不可能是武惠妃 诗”的方法。到了唐代,孟綮编著了 本《事诗》,书中记 的替身。嘲这种对 “史”的真实性的追溯,无疑是对前人 载了大量史料,将诗人作诗的来龙去脉详尽地加以叙 “以史证诗”传统的继承。 述。将作者其人、时代背景、诗歌所写之事相互介绍 陈寅恪先生更为重要的贡献是在继承 “以史证 并加以印证,在主观意图上已经符合了“以史证诗”的 诗”方法的基础上的创新。即在 “以史证诗”的基础上 , 思路 ,这种方法广泛用于后代诗话中,影响深远。“以 进一步 “以诗证史”,达到史诗的双向互证。与此同时, 史证诗”的方法经历了千年的发展,在钱谦益的 钱《注 “陈寅恪的唐诗笺证给现代汉语诗学的建设提供了一 杜诗》中得到了第一次最充分的运用。钱谦益十分重 种独特的启蒙诗学文本”。陈寅恪先生认为,“中国诗 视 “以史证诗”。在 《钱注杜诗》中,他通过历史的考证 虽短 ,却包括时间、人事 、地理三点”㈣。例如 《元白诗 进一步对杜甫诗歌的思想内容加以阐释。钱谦益的注 笺证稿》中,在确定与 《连昌宫词》创作有关的时间为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