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13、《纪念白求恩》
1.毛泽东(1893年12月26日-1976年9月9日),字润之(原作咏芝,后改润芝),笔名子任。湖南湘潭人。中国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军事家和诗人,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
2相关背景
白求恩,全名诺尔曼·白求恩(1890年3月3日~1939年11月12日),加拿大共产党员,国际主义战士,著名胸外科医师。1890年出生于加拿大安大略省格雷文赫斯特镇,1935年加入加拿大共产党,1938年来到中国参与抗日革命,1939年因病逝世。
3主要内容
本文概述了白求恩帮助中国人民进行抗日战争的经历,表达了对白求恩同志逝世的深切悼念之情,高度赞扬了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和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共产主义精神,并号召全党向白求恩同志学习。
4中心句
每段中心句:
第一段:“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第二段:“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第三段:“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第四段:“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5分段及段意
全文四个自然段,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每一部分的要点是:
第一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部分: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部分:赞扬自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部分: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14、《植树的牧羊人》
让·乔诺(1895—1970),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多部作品获奖,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风格多样,多半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
1.他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了一堆橡子。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
这句话运用动作描写,表现牧羊人挑选橡子认认真真,心无旁骛的态度。
这句话运用动作、外貌描写,表现牧羊人生活中一丝不苟,做事干净利落的特点。
虽然种下十万颗橡子,最终只有一万棵树苗长成大树,但牧羊人始终坚持种树,表现他坚守信念,坚持不懈的性格特点。
牧羊人无私奉献,不求回报,毅力顽强,默默无闻地改变人类的生存环境。
牧羊人摆脱失去亲人的痛苦,在孤独中植树,表现了他的乐观坚强。
在英文中,“牧羊人”还是基督耶稣的意思。文中的牧羊人日复一日地植树,终于使荒漠变成了绿洲,使上万人受惠,其行为宛如救世的基督。作者以“植树的牧羊人”为题,包含赞美之情。
7.文章结尾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
结尾段运用了议论抒情的表达方式,作者抒发了对牧羊老人的敬佩之情,赞美了牧羊人的毅力和无私奉献的品质,在内容上突出了本文的中心,在结构上同开头段照应,使得结构严谨。
活 动 时间 牧羊人活动 环境变化 一访牧羊人 2--12 1913 为“我”打水捡橡子 种橡树 荒野无际 村庄废弃
泉眼干涸 狂风呼啸 二访牧羊人 13--17 1919 改养蜜蜂
一直在种树 绿树成荫
重见溪水 三访牧羊人 19--20 1945 种树 微风飘香 树林唱歌
泉水冒出 村庄富饶
人口增加
15《走一步,再走一步?》
1、标题的含义:?
表面上是指在父亲的引导下,我一步一步地走下了悬崖。实际上是指在人生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大困难可以化整为零,化难为易,定能战胜一切困难。?
2、暮色苍茫,天上出现了星星,悬崖下面的大地越来越暗。这是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答:这是景物描写,烘托了我无助孤独,极度恐惧的心理。?
3、它是一堵垂直的峭壁,壁面有许多凸出来的岩石、崩土和蓬乱的灌木。大约只有二十米高,但在我眼中却是高不可攀的险峰。?
答:这是景物描写,突出了悬崖的高不可攀,为下面写我的恐惧做铺垫。?4、赏析下面的句子。?
(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探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这个句子里为什么用“探”这个词????答:这个词有“试探”的意思,(这句话是动作描写),作者用这个词是表达下石架时动作的小心谨慎和惶恐、紧张的心情。?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咚咚直跳。?
答:这是心理描写,我”鼓足勇气往上攀爬时内心的恐惧。?(3)找出“我”下石架时心理变化的词语,并说明其作用。?
有信心、信心大增、产生巨大成就感;侧面表现了父亲的引导给“我”心理上带来的巨大力量,说明父亲教育方法的恰当。?
5、第14段说我听见有人啜泣,第22段说我先是啜泣了一会儿。两个啜泣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
答:不一样。前一个写出了这一句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卷(有答案).doc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1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doc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5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doc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6单元测试卷(word版,有答案).doc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检测题(有答案).doc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有答案).doc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第六单元检测题(word版,有答案).doc
-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原创,有答案).doc
- (部编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五六单元原创试题(有答案及答题卡)-(语文).doc
- (部编人教版)新版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语文试卷(有答案).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