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动症儿童家庭心理教育措施.docVIP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多动症儿童家庭心理教育措施

家教锦囊 多动症儿童的家庭心理教育措施 叶慎花 闫莉 [摘 要]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问题, 居于学龄儿童精神障碍发病率首位。多动症不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还会给幼儿园、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父母要科学客观地认识多动症,改善教养方式,采用代币制和家庭记录本等正向行为强化法,以改变和减少多动症儿童的消极行为。 [关键词]儿童 多动症 家庭教育 教养方式 [案例]小飞,男,五岁多,其典型症状是注意力不集中、好动、攻击别人。据幼儿园老师反映,小飞在课堂表现任性,如老师正在上课,他会旁若无人地玩橡皮泥等。而且,课堂上,他从来不会端坐着,不是跪在地上,就是趴在桌子上,两只脚来回晃动。玩够了,他便会大声唱歌,嚷嚷,或者抓抓邻座小朋友的头发、身体等。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他都置之不理。有时,他会和老师争吵,甚至曾用脚踢老师。户外活动时间,他会到处乱跑,教师根本制止不了。此外,小飞的攻击性很强,经常无故攻击班里的小朋友,而且打人不分轻重,所以小朋友都不敢和他交往。老师觉得小飞就像是一个定时炸弹,随时都有爆炸的可能。老师多次把小飞的情况反馈给他的父母,可是小飞的父母也不知道小飞到底怎么啦,更不知道该如何正确应对孩子的行为。 什么是儿童多动症   上述案例中小飞的异常行为,属于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简称:“ADHD”或“多动症”),是指与其年龄不相适应、以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心理行为性疾病,在学龄儿童中广泛存在。[1]根据临床表现可分为三种类型:注意缺陷为主型(约占10%~15%)、多动冲动型(约占5%)和混合型(约占80%)。 多动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1)活动多而杂乱,没有一定的组织性和纪律性。表现为不论在何种场合,患儿都处于不停的活动状态,如在教室不能安静地坐着,到处乱跑。在座位上扭来扭去,左顾右盼,咬咬铅笔或拉拉别人的衣服、头发等。话多、喧闹、喜欢恶作剧,经常故意在人多场合闹出声音以引起别人注意。走路急促、爱奔跑,手脚不停而又不听别人的劝阻。(2)注意力涣散,主要表现为注意持续时间短暂难以集中,容易受外界细微干扰而分心,不符合实际的年龄特点,注意转化困难,对连续而快速的作业完成不好。如上课时,患儿常常东张西望,心不在焉,别人的话听而不闻;做作业时磨蹭,注意力容易被外界吸引,潦潦草草,错误不断。总之,患儿很难集中注意力去完成一件事情,做事有始无终、虎头蛇尾。(3)冲动任性,表现为做事不假思索、不计后果,全凭冲动行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行动先于思维,不能忍受挫折。如强行加入或者打断他人的活动,抢先回答别人未说完的问题,在任何活动中不能按顺序排队等候。(4)学习困难及认知障碍,多动症儿童大多智力正常或接近正常。但都表现学习困难,学习成绩低下。在认知发展方面,分不清6和9、b或d,倒读文字、反写字。画图出现比例大小失调,位置安排不当等,认知障碍也是儿童学业成绩不良的一个重要因素。(5)行为问题,几乎有80%的患儿有各种各样不良的行为表现,如好打架、顶嘴、不服从命令、倔强、横行霸道、恃强凌弱、好发脾气,纪律性差等。 儿童多动症是儿童少年期常见的行为问题,也是儿童期最复杂、研究得最多的儿童心理障碍之一。据不完全估计,我国目前大约有2000 万的学龄期儿童患有这种疾病,[2] 居于学龄儿童精神障碍发病率首位。[3]多动症通常发生于6岁以前,主要是童年早期阶段的2岁~5岁,8岁~10岁为发病的高峰期,约2/3 患者症状持续至青春期,1/3可能持续终生。多动症不仅影响儿童身心健康,还会给幼儿园、学校、家庭和社会带来深远的负面影响。多动症给患者日常生活和社会功能带来的不良后果将远远超出疾病本身,患者其他破坏性行为和情绪的危险性会明显增加 [4]。若症状持续到青少年,则极易发展为品行障碍,临床观察发现伴有品行障碍的多动症愈后较差,如果不及时采取干预措施,有可能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或出现违法犯罪行为。[5] 二、家长应对儿童多动症的策略和方法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一般认为与遗传、外伤、中毒、精神紧张和各种环境因素(毒素、铅、酒精、营养不良、人工食品添加剂)有关。对ADHD 的治疗,长期以来精神兴奋剂是最主要的药物,药物能明显增强ADHD 患儿的自我控制力,使其主动注意力提高、注意时间延长、减少多动和冲动等症状。但是,也有些不足,依从性差,可能存在药物滥用、药物种类有限等。[6]近年来,随着对ADHD认识的逐步加深,许多学者认识到精神因素、心理疾病与ADHD的关系密切。因此,除了药物治疗外,可以配合运用行为治疗、认知治疗和家庭治疗等。ADHD儿童家长不仅是养育儿童的监护人,也是实施行为干预的主体。所以,家庭因素在儿童ADHD的发生、发展及预后等方面都具有重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xj165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教师资格证持证人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领域认证该用户于2024年04月12日上传了教师资格证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