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战争策源地的.pptVIP

  1. 1、本文档共3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欧洲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一、意大利建立法西斯政权 原因? 外因: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巴黎和会的分赃不均; 内因:国内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危机。 束棒 二、希特勒上台和扩军备战 1.纳粹政权的建立 希特勒(1889-1945)1919年建立民族社会主义德国工人党”,简称纳粹党,鼓吹法西斯主义思想,号召建立德意志“第三帝国”(Third Reich)。 1932年纳粹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 1933年1月,德国总统兴登堡任命希特勒为总理。希特勒先后废除了议会制、多党制。 1934年修改宪法,取消了总统职务,自任国家领袖和总理,建立了独裁制度。 阿道夫·希特勒(1889年4月20日~1945年4月30日),政治家、军事家、演说家。德意志籍奥地利裔政治人物,纳粹党首,第二次世界大战兼种族灭绝核心人物。 《我的奋斗》、《第二本书》。 对外扩张的理论基础是种族优越论和生存空间论。 扩张计划是“先大陆,后海洋”,避免短时期内挑战强大的英国海权,而是先在欧洲大陆进行扩张。 具体三个步骤:在中欧建立德意志帝国——征服法国、苏联,建立欧洲大陆霸权——挑战英美,称霸世界。 德国建立纳粹政权的原因? (1)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收到严厉处罚; (2)丧失所以海外殖民地,使得德国的收到经济危机的打击最为沉重; (3) 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4)纳粹党在宣传上采取的强大攻势,使很多深陷危机的德国人相信其会带给他们希望,从而支持该党。 (5)人们对魏玛政府无力解决经济危机和动荡的社会形势的不满。(德国的上层统治者和垄断资产阶级为巩固自己的利益,越来越倾向于建立一个独裁的强权政府)。 (6)统一后的德国是一个君主专制的国家,缺乏民主传统;一战后建立的魏玛共和国基础薄弱,也是一个民主制度不健全的共和国。 2.希特勒为发动战争所作准备 (1)政治上:建立纳粹党一党的独裁统治; (2)经济上 (3)军事上:德国公开撕毁《凡尔赛合约》,大力扩军备战; A.1933年退出国际裁军会议和国联 1933年10月,以其他国家不愿意裁军,不满足德国要求为理由退出了裁军会议和国际联盟。 B. 1935年宣布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 1935年3月宣布不再受《凡尔赛和约》禁止德国拥有空军的束缚;公布《普遍义务兵役法》;5月颁布《国家防御法》,成立德国武装部队,取代以前的国防军,由陆海空三个军种组成。 C、1936年德军开进莱茵非军事区 1936年3月,德军进入莱茵非军事区,借口是法国和苏联签订了《法苏互助条约》是违反了《洛迦诺公约》,德国决定不再受《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区的规定和《洛迦诺公约》的约束,恢复对莱茵区的完整主权。 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的形成 1.柏林-罗马轴心 2.德意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1.柏林-罗马轴心 在阿比西尼亚战争中,英法制裁意大利,德国支持意大利,所以促成了两国关系的友好。1936年10月,双方签订秘密协定,决定在重大国际事务中采取一致立场。 墨索里尼在后来的演说中使用“轴心”一词来形容德意两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因此德意合作被称为“柏林-罗马轴心”。 2.德意日反共产国际协定 1936年11月德日签订《德日反共产国际协定》,约定共同反对共产主义,共同防范苏联。但是反共反苏只是表面,实质上是对付美英法。 1937年11月,意大利加入《反共产国际协定》,形成“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德国吞并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德奥合并 苏台德危机(五月危机) 《慕尼黑协定》 德国肢解捷克斯洛伐克 苏台德地区是一个独特的历史名称,特指第一次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捷克斯洛伐克境内邻近德国讲德语居民所居住的地区。 四、慕尼黑会议和绥靖政策 1938年9月召开英法德意四国慕尼黑会议,签署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德协定》,史称《慕尼黑协定》。规定捷克割让苏台德给德国。 (1)时间:1938年 (2)参加者: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 (3)内容:把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慕尼黑协定》使希特勒的扩张野心更加强烈,对英法越加蔑视。苏联遭到打击。苏联和捷克有盟约,但是被排除在慕尼黑会议之外,结果加深了苏联和英法之间的猜疑和分歧。苏联认为集体安全政策已经没有希望,产生了孤立感和危机感,开始转变外交政策。 绥靖(appeasement)政策 绥靖政策就是指英法美等西方民主国家对德意日等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采取的无原则的妥协和退让的外交政策,它默许或者承认法西斯国家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现状,甚至牺牲弱国和小国的利益以换取和平和稳定。绥靖政策的典型是1938年的《慕尼黑协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8****932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