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docVIP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   摘 要:以薄皮甜瓜自交系KR-112为试验材料,对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接种鉴定技术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甜瓜枯萎病苗期最佳接种方法为伤根法,发病率为97.77%,且操作简单 关键词:甜瓜;苗期;枯萎病;抗病性 中图分类号:S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3547(2016)24-0073-02 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或蔓割病,1894年由Smith 在美国南卡罗莱纳州发现,目前已分布于世界各产瓜区,是一种世界性瓜类土传病害[1]。随着我国甜瓜栽培面积的逐渐扩大,枯萎病的发生日趋加重,严重年份发病率在50%~70%,直接影响甜瓜的产量和质量[2]。该病是典型的土传病害,从苗期到成株期均可发病,结瓜中期为发病高峰,常引起瓜秧枯萎死亡,对瓜的品质、产量影响很大[3];栽培地块一旦有1株发生,会迅速蔓延至整个棚室,引起大面积植株感病萎蔫死亡,重茬种植发病会更加严重。目前,枯萎病防治仍以化学药剂和嫁接为主,化学药剂易使病原菌产生抗药性,且随着栽培年限的增加,病菌对药剂敏感性降低[4],防治难度更大,嫁接后植株抗病性明显增强,抗枯萎病效果好,但嫁接易影响果实品质,使口感变差。因此,根本方法是选育抗枯萎病的甜瓜品种。对甜瓜枯萎病苗期人工接种抗病性鉴定的接种方法进行研究,以期为进一步开展甜瓜抗枯萎病育种奠定了良好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于2015年10月在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进行 1.1 试验材料 供试甜瓜材料为天津科润蔬菜研究所甜瓜研究室选育的薄皮甜瓜高代自交系KR-112;枯萎病病原菌为甜瓜专化型 1.2 试验方法 ①枯萎病病原菌分离鉴定 于天津科润蔬菜所试验基地甜瓜发病植株上分离枯萎病病原菌菌株,经形态学鉴定为尖镰孢菌甜瓜专化型(Fusarium oxysporum f. sp. melonis Snyder Hansen),将病原菌接种于PAD培养基(葡萄糖20 g,马铃薯200 g,琼脂15~20 g,水1 000 mL)[5],保持温度25℃,湿度80%,培养10 d后即可准备接种 ②病原菌孢子悬浮液制备 挑选3个直径约2 mm菌落于无菌乳糖培养基(蒸馏水1 000 mL,马铃薯20%,乳糖2%)中,在摇床上振荡培养,保持温度25℃,转速100 r/min,培养7 d后过滤菌液,离 心,去掉上清液,加入适量无菌水,用血球计数板将孢子悬浮液浓度调为1×106个/mL,接种备用 ③种子处理及育苗 将薄皮甜瓜材料KR-112的种子置于灭菌后的三角瓶中,先用75%酒精消毒30 s,用无菌水冲洗3次,再用4.0%次氯酸钠溶液消毒15 min,期间不断摇晃,以使消毒彻底,无菌水冲洗5次后浸种4~6 h,沥干水分,置于恒温箱中催芽,保持温度35℃,24 h后50%种子露白即可播种。将灭菌后的育苗基质装入50孔穴盘中,每穴播种1粒,播种后喷透水,盖塑料薄膜保温保湿,约15 d幼苗长致2叶1心时期即可准备接种 ④接种方法 接种方法采用蘸根法、灌根法、伤根法3种。a.蘸根法。将甜瓜幼苗轻轻从穴盘中取出,用蒸馏水把根系所带基质冲洗干净,将根系置于一定浓度的病原菌孢子悬浮液中10 min后定植于穴盘,3次重复,每次重复接种30株。接种后盖塑料薄膜保湿48 h,温度保持在25℃左右,之后在日光温室正常管理,10 d后调查枯萎病发病情况 b.灌根法。用无菌注射器将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注射到幼苗根系附近,每棵幼苗注射10 mL,接种重复次数、幼苗数量、管理方法、调查方法同上 c.伤根法。用无菌壁纸刀在幼苗根系周围轻轻划伤根系,再用无菌注射器将一定浓度的孢子悬浮液注射到幼苗根系附近,每棵幼苗注射10 mL,接种重复次数、幼苗数量、管理方法及调查方法同上 甜瓜枯萎病发病率(%)=(发病株数/接种株数)×100% 2 结果与分析 甜瓜幼苗采用蘸根法接种后,在第6天开始出现症状,发病较快;甜瓜幼苗采用灌根法接种后,在第7天开始出现症状,发病较慢;甜瓜幼苗采用伤根法接种后,在第4天开始出现症状,发病最快 由表1可以看出,不同接种方法对枯萎病的发病情况有显著影响。灌根接种法发病率最低,为71.0%,蘸根接种法的发病率为89.0%,伤根接种法的发病率为97.6%,3种接种方法的发病率差异极显著,伤根法接种后的发病率显著高于另外2种,且发病较快,为本试验最佳接种方法 3 小结 本试验对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涉及的接种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目前报道枯萎病的苗期接种方法有灌根法、米饭粒接种法、蘸根法及胚根接种法等,其中蘸根法应用较为普遍[6]。本研究选用伤根后再向根系注入悬浮孢子液的接种方法,不仅发病最快,而且发病率最高,操作较为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21231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