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作文的社会性和思辨性
高考作文的社会性和思辨性 摘 要:近年,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相对稳定,主要是材料作文,而材料以社会类、情境类为主,这类作文主要考查学生分析社会问题的能力以及思辨能力。而这,恰好是学生缺乏的方面。那么,如何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升思辨能力,是作文指导课上要探究和讨论的
关键词:高考作文;社会问题分析能力;思辨性
高三语文教学主要是复习应考,而在所有的版块复习中,作文教学贯穿始终,但多数学生最害怕的也是作文,故而,发现学生写作上的问题并帮助其解决提高就是重中之重了。近两年高中作文的一个很明显的出题导向就是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我们现在的学生习惯于“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习惯于被动接受,再加之,缺乏生活的历练,故而,在学生作文当中,很少看到思想性和思辨性很强的作文。下面,笔者将从思想性和思辨性两个角度探讨学生问题及相关解决办法
一、高考作文的思想性
语文课程作为重要的社会性课程,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积极联系现实生活,使学生在与生活的互动中,发展社会认知能力和积极的社会性情感,而作文便是沟通学生与社会的重要桥梁。基于这一点性质,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的语文作文题现实感都很强,或者提供一定的情境,或者抛出社会热点问题,让学生参与其中讨论并发表自己的观点
举例来说,在高三下学期初始,我给学生以下一则材料要求写一篇议论文:一对美国老夫妇很喜欢孩子,就邀请一群孩子每天到其院中玩耍。后来孩子们由玩耍变成踢球,夫妇俩忍受不了这种喧闹,可又不想将孩子们直接赶走,于是他们就想出一个办法,希望让孩子们主动离开到别处踢球。他们开始每天给每个孩子发1美元,后来变成了0.5美元,再后来变成0.2美元。孩子们生气了:这两个老人真小气,不在这儿踢了。于是,孩子们就离开了
在我两个班的学生作文中,有很多作文空洞不知所云,通篇文章没有立场,没有观点,既看不出作者对整件事情的态度,也看不出作者对美国老夫妇以及那一群孩子分别是怎样的态度。而从材料看,我们不难揣测出题者的心思,那便是让作者置身于这样的情境中,去分析双方的行为及心理,并且表达自己的见解,如站在老夫妇的角度,可以肯定他们的做法,认为这是一种比较智慧的方法,抑或是不认同老夫妇的做法,认为这是不真诚的体现。同样,也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比如他们忘记了初心,太贪婪,被名利所诱,以至于忘了最初的目的。不管是哪种观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而也正是从作文论述中我们能看到思想观点,从而,探究其背后的学生价值观问题,这也是我们语文的终极关怀。但很可惜,我们学生在应对类似问题上,明显缺乏思想性,缺乏主观性
解决这个问题并非朝夕之事,这要从平时点滴抓起,让学生养成看书的习惯,拓宽知识面,培养活跃思维。另外,教学中多给学生接触实事的平台,如看新闻类节目,看时评类文章。也可以尝试在课堂中匀出固定的时间用以讨论社会上和周边发生的一些热点性或争议性的问题
二、高考作文的思辨性
思辨性是材料作文命题的一个重要指导思想,也是材料作文应试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写作原则。何为思辨性?指的是要用辩证的观点来看问题,全面地看问题,避免片面;联系地看问题,避免孤立;发展地看问题,避免静止;深入看问题,透过现象看本质。无论是全国卷还是地方卷,都越来越注重将相互矛盾的现象摆在考生面前,迫使其作出分析。以新课标1卷材料为例:女儿因父亲总是在高速开车时打电话,且屡劝不改,出于安全考虑而报警,将要亲情还是要安全的矛盾双方摆在考生面前,相当有思辨性。是赞同,是质疑,还是劝慰,考生可以各抒己见
举一材料作文事例,材料如下:在一个以“快乐的节日”为主题的活动中,老师指导一群孩子对着墙上的圣诞树画画,孩子们画得很好,只是画出的圣诞树几乎是一模一样的。这时,一位参观活动的老师把墙上的树覆盖起来,让孩子们再画一次。这一次,孩子们画出的就是千奇百怪的圣诞树了。活动结束,老师和家长们对孩子两次画出的圣诞树提出了各自不同的观点。由此也引发了大家更多的思考
学生中有一篇思辨性较强的文章,题目是“理智模仿,勇于创新”。文章内容分为三部分,开头、结尾和主体部分,而主体部分有三段,每个段落的第一句便是中心观点,三个观点分别是:理智模仿,而非盲目跟风;勇于标新,创造多样风采;教育之要旨,以小见大。在观点论述过程中,考生结合材料,论证观点,有理有据。从横向辩证分析两方面内容,再上升到教育问题的探讨,文章有广度又有深度,充满思辨性。但在一次作文训练中也就两三位同学可以有这样的程度,所以,对大部分学生来说,思辨性是亟待提高的一个能力
那么,我们教师在平时的写作训练中该如何培养学生的思辨性呢?我想,可以针对性地设置对立性场景,让考生从正反两个方面去分析思考。考生在行文的过程中,也尽可能从正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铁路运输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思考.doc
- 铁路项目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doc
- 铅锌矿选矿工艺流程改进的研究.doc
- 银行财会管理规范化的有效策略.doc
- 长城新盛逆势增加地产信托碰壁 兑付问题不断 地产高占比待消化.doc
- 长时间序列的重庆市生态足迹动态演变分析.doc
-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存在的问题及预防措施.doc
- 长拳教学中的信息传递与反馈.doc
- 长沙橘子洲风景区韩国客源市场开发策略研究.doc
- 门禁系统在冶金企业外包运输车辆管理中的应用.doc
- 中考地理真题练习 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doc
- 中考地理真题练习 2024年河南省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doc
- 中考地理真题练习 2024年四川省内江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doc
- 中考地理真题练习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doc
- 中考地理真题练习 2024年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中考地理真题(原卷版).doc
- 中考地理真题练习 2024年甘肃省武威市临夏州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doc
- 中考地理真题练习 2024年甘肃省白银市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doc
- 中考地理真题练习 2024年湖南省中考地理真题(解析版).doc
- DB13_T2694-2018 地理标志产品 兴隆山楂.docx
- 内蒙古巴彦淖尔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生物含答案.doc
最近下载
- 中国氯气项目创业计划书.docx
- 2025年衢州常山县统计局公开招聘编外统计员13人笔试备考试题含答案详解(能力提升).docx
- ADAPT耳机460 460T用户手册.pdf
- 飞机飞行性能试验技术手册(译文).docx VIP
- 小学三年级数学试卷-三年级数学试卷.pdf VIP
- 中国非标管状电加热管行业市场前景预测及投资价值评估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车辆照明及电气信号设备制造项目投资计划书.docx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2023简化模板:固定污染源废气 汞的测定 冷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暂行)HJ 543-2009.pdf VIP
- 21CG54图集—YJ免拆底模钢筋桁架楼承板.pdf VIP
- icu轮转护士汇报精品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