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与策略.doc

小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与策略.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与策略

小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培育的问题与策略   摘 要 小学阶段的核心素养可分为认知类和非认知类两类。本文以小学生扔作业本现象为切入点,围绕非认知类核心素养的培育,从学生和教师的角度分别分析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小学生在礼仪、心理健康、沟通能力等方面素养培育的策略 关 键 词 小学生;核心素养;非认知类;个案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7)01-00-03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该报告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将我国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定义为“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并提出核心素养整体框架包含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维度,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1] 一时引起广泛关注。其实,关于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有国家称为“关键素养”或“综合能力”)的定义及其构成,学界并没有统一的观点。就国外而言,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报告显示,“核心素养”是个体实现“成功生活”(Successful Life)与建设“健全社会”(Well-functioning Society)所必需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集合体。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核心素养框架,强调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学会改变、学会做事、学会共处。美国经济学家Frank Levy和Richard Murnane则认为,核心素养包括“作为终身学习基础的阅读和数学技能,口头和书面沟通能力,在不同的社会团体中有效地开展工作的能力,情绪智力及相关的与人良好合作的能力,熟悉通信技术”等[2]。在国内,张娜认为,核心素养是包含基于行动和情境导向的,为未来生活作准备的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与价值观的综合[3]。而辛涛将核心素养分为认知类核心素养和非认知类核心素养②,前者包括数学、语言、科学等学科知识素养,而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包括创新能力、道德素养、自主性、实践能力等[4] 本文依据辛涛的分类法,从个案切入, 反思在培养学生礼仪、心理、沟通能力等非认知类核心素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尝试提出改进策略 一、个案描述 一天,三年级小朋友浩然在跟妈妈讨论语文作业的时候,忽然往床上一躺,眼里隐约有闪闪泪花,说不想写作业了。再三追问之下,才述说很长一段时间以来,自己作为组长收集同学们的作业时,好多同学都将作业本往他身上丢,害得自己每每都要去捡。他很不高兴。曾经向班主任和科任老师汇报过,但老师口头答应管管但看不见实际行动,甚至有科任老师回应说“丢就丢呗”。他觉得非常委屈。这一天,碰巧自己的语文作业有几处做错了,所以感觉学习特别讨厌 询问小朋友们扔作业本的原因,有的说“没有为什么,就顺手丢过去了”;有的说“赶着去干别的,就丢过去了”;有的说“隔得远,不想走过去,丢过去快”;有的说“看别人扔也扔了”…… 二、个案分析与反思 交作业本是每一位学生完成学习任务的基本行为之一。上述个案中的部分学生采取“扔”的形式完成,细究之下,隐含多方面的问题 (一)从学生角度,非认知类核心素养待提升 从扔作业本的小朋友角度看,他们的礼仪、同理心以及反思等素养尚有欠缺。这些学生可能没有意识到自已的行为导致的不良后果,还没有学会从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 从收作业的小朋友角度看,浩然在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和不良情绪纾解能力等方面尚存在不足。第一,浩然显然还不具备独自处理这类复杂事件的能力。正因为如此,他才将处理的主动权交给老师,第二,浩然在争取老师协助解决问题的努力中,还不善于持续沟通。第三,浩然对自身不良情绪的纾解能力欠佳。在同学扔作业本的当场,他没有表明态度,而是自己生闷气,导致不良情绪长期郁结于心 (二)从教师角度,缺乏培育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的清醒意识 个案中,班主任和科任教师在听到浩然同学的投诉后,都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更未深入思考应该怎么引导。在知识课堂依然霸占教育主阵地的当下,教师对学生非认知类核心素养欠缺的集体“失明”,存在一定的普遍性 (三)类似事件可能导致的不良结果 与个案类似的小事件在小学班级管理中比比皆是。看似极为平常,若仔细考量,这类小事件可能导致诸多不良后果 一方面,就行为不礼貌的学生来说,如果平时没有得到有效纠正,这些不良小节行为可能伴随终生。“扔本子”折射出来的,是学生自身行为的不礼貌,是对别人的不尊重。久而久之,在其他人眼中就成为一个不懂“礼”的人 另一方面,就收作业的小学生来说,首先,委屈心理得不到疏导,轻则可能造成学习兴趣丧失,重则可能导致心理健康问

文档评论(0)

docman126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