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4节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编写意图 线性规划问题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常以选择题、填空题形式出现,本节重点突出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值,由平面区域的面积求参数,由最值或最优解求参数或参数取值范围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运用;难点突破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及利用几何意义求非线性规划问题,课时训练以考查基本题型、基本方法为主,在线性规划命题中,逆向思维及向量与其他知识交汇趋势加强,应重视. 考点突破 多维审题 夯基固本 夯基固本 抓主干 固双基 知识梳理 1.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满足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x和y的取值构成的 ,叫做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所有这样的 构成的集合称为二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集. 2.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不等式 表示区域 Ax+By+C0 直线Ax+By+C=0某一侧的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半平面) 不包括 . Ax+By+C≥0 包括 . 不等式组 各个不等式所表示平面区域的 . 有序数对(x,y) 有序数对(x,y) 边界 边界 公共部分 (2)平面区域的确定 对于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把它的坐标(x,y)代入Ax+By+C,所得的符号都 ,所以只需在此直线的同一侧取某个特殊点(x0,y0)作为测试点,由Ax0+By0+C的符号即可断定Ax+By+C0表示的是直线Ax+By+C=0哪一侧的平面区域. 相同 3.线性规划的有关概念 名称 意义 约束条件 由变量x、y组成的 . 线性约束条件 由x、y的 不等式(或方程)组成的不等式组 目标函数 欲求 或 的函数 线性目标函数 关于x、y的 解析式 可行解 满足 的解(x,y) 可行域 所有 组成的集合 最优解 使目标函数取得 或 的可行解 线性规划问题 在线性约束条件下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 不等式(组) 一次 最大值 最小值 一次 线性约束条件 可行解 最大值 最小值 质疑探究:最优解一定唯一吗? (提示:不一定.当线性目标函数对应的直线与可行域多边形的一条边平行时,最优解可能有多个甚至无数个) 基础自测 D 解析:由题意得2m+3-50,解得m1.故选D. D C 解析:当A0,B0时,Ax+By+C0表示的平面区域是直线Ax+By+C=0的下方区域,故①不正确,②、③、④均正确.故选C. B 5.某实验室需购买某种化工原料106千克,现有市场上该原料的两种包装,一种是每袋35千克,价格为140元;另一种是每袋24千克,价格为120元,在满足需要的条件下,最少需花费 元.? 则y=5时,z=600, 当x=1,y=3时,z=500, 当x=2,y=2时,z=520, 当x=3,y=1时z=540, 当x=4,y=0时z=560, 综上得当x=1,y=3时,花费最少. 答案:500 考点突破 剖典例 找规律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 考点一 (2)不等式(x-2y+1)(x+y-3)≤0在坐标平面内表示的区域(用阴影部分表示)大致是( ) 反思归纳 (1)确定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的方法是:“直线定界,特殊点定域”,即先作直线,再取特殊点并代入不等式(组).若满足不等式(组),则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为直线与特殊点同侧的那部分区域;否则就对应于特殊点异侧的平面区域. (2)当不等式中带等号时,边界为实线,不带等号时,边界应画为虚线,特殊点常取原点. 考点二 目标函数的最值问题 反思归纳 (1)利用线性规划求目标函数最值的步骤 ①画出约束条件对应的可行域; ②将目标函数视为动直线,并将其平移经过可行域,找到最优解对应的点; ③将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求出最大值或最小值. (2)对于已知目标函数的最值,求参数问题,把参数当作已知数,找出最优解代入目标函数.由目标函数的最值求得参数的值. 线性规划的实际应用 考点三 反思归纳 解决线性规划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认真审题,设出未知数,写出线性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 (2)作出可行域. (3)作出目标函数值为零时对应的直线l0. (4)在可行域内平行移动直线l0,从图中能判定问题有唯一最优解或有无穷最优解或无最优解. (5)求出最优解,从而得到目标函数的最值.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译林版5年级上册英语全册教学课件(2022年12月修订).pptx
- 机械制造技术(第4版)第14章 机械制造工艺规程设计.ppt VIP
- 电磁振动排种器振动系统参数的确定.pdf VIP
- 《中国金融发展史》课件.ppt VIP
- HTN78A3_Datasheet_V0.1佰泰盛世科技.pdf VIP
- 一种排种器振动试验台.pdf VIP
- 西师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全册)课件.pptx VIP
-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课件【全册】.pptx VIP
- 2025-2030原料药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前景趋势与投资研究报告.docx
- 机械制造技术第4版李华.电子教案42962第13章节机械制造工艺尺寸链幻灯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