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母----我人生的一面镜子
甘肃省西和县稍峪九年制学校 石爱雄 邮编 742100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我坐在古老的太师椅子上,细细浏览着衣架上挂着的一件布满补丁的中山服。我不由得思绪万千。
这是一件普通的中山服,但它的背后却藏着一段艰辛的岁月,以及那段岁月里留下的不可言表的亲子之情。20年前,我上初中时,母亲省吃俭用,将积攒下来的钱第一次给我买了一件中山服。那时,能穿上一件中山服已经相当不错了,母亲常说:“孩子在外,接触的人多,穿着得体面一点!笑烂不笑疤。我们在家,只要不亮肉,就够了!”记忆中,他们俩穿得就像抗日战争时期的“土八路”!补满的补丁的衣服就像一副完整的世界地图……
如今,20年了!我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所穿的衣服由原来的中山服换成了夹凯,再由夹凯换成西装……可是父母亲却依然如故,他们舍不得多花一分钱去买一件像样的衣服,穿着我们过去穿剩的衣服。
此刻,我在衣架旁驻足良久,仔细端详着那一层层半透明的酥油布面间游走的银线,看着自己当初得意的衣服变成如今父亲的 “劳动服”,热泪不禁盈满了眼睛。
我拭干眼泪,再次瞅着自己穿过的衣服,想起了母亲说过的一句话:“家从‘细’出来!这个‘细’,指的是勤俭节约……”母亲的这句话是我家的传家宝!她使我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勤俭持家”!也正是这句激励着我们弟兄从最困难的家庭走了出来!我从晶莹的泪光中仿佛看到了银线蜿蜒曲折形如山间流水,飘忽来去;又如晚照中的彩云,情真意切。散落着的银线细针,发出淡淡的白光,刺痛着子女微微发颤的心灵!
记得自己更小的时候,门背后还时常挂着一件用麻线织成的衣服,叫做“麻布衫”!说是爷爷遗留下来的,每逢天下大雨或者干农活,父亲便穿起这件“麻布衫”。农用服。直到爷爷逝世后,才不见了那件“麻布衫”!
时间飞逝,如今我也是孩子的父亲了!可是,在教育孩子勤俭这一点上,离自己的父母亲还差很多哩!只要孩子想要的,我一点儿也不推辞,尽量满足孩子!可他们仍然和其他孩子比吃、比穿、比阔……我对孩子的娇生惯养,被老母亲看在眼里。她庄重地对我:“给孩子一个好心肠,不能百依百顺!不能败了家风!”我赶忙点头应允。
母亲的三言两语,犹如警示钟,让我猛回头。母亲是典型的文盲,可她是我们村典型的贤妻良母。父母亲虽没有打骂过我们,可是我们从没有惹父母亲生气过,只要父母亲脸色不好看,那我们都要不安起来,哪有像自己的儿子这样?
可怜天下父母心,回首往事,我渐渐醒悟过来。有人说过:“儿女对父母的报答,哪及父母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伟大的父母之魂,其实就是一面镜子,照出了天下慈母之爱,也照出了世间子女的惭愧。
(作者:石爱雄 联系地址:甘肃省西和县稍峪乡九年制学校 联系电话QQ 1141788182 邮箱 saxyouxiang@163.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