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玉米病虫害防治技术探析 摘要:玉米作为我国主要的经济农作物,国内种植面积、玉米产量变化幅度较大,尤其在我国东北地区,玉米是其主要农作物之一。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种植量的增加,加强玉米种植中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对于提高玉米种植的质量和产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从玉米常见病虫害的一般症状和发病原因入手,就其防治技术阐述几点看法,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玉米种植;病虫害;预防;治理
玉米病虫害是影响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的主要干扰因素之一,随着玉米种植规模不断扩大,针对玉米主要病虫害的一般症状、发病原因、以及防治措施,进行细致地分类分析,对于加强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科学性、有效性,提高玉米种植产量和质量,具有其相应的现实意义
一、玉米常见病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一)丝黑穗病
1、主要症状
丝黑穗病主要的侵害对象是玉米的雄穗和雌穗,如玉米患病,通常会在出穗后表现出病症,雄穗患病主要表现为花序走到破坏,最终变黑,部分病例会出现增生、变形、颖片延长或增多的症状;雌穗患病主要表现为穗短、顶部变尖、下部膨大、果穗整体出现黑色丝状物或粉末,部分病例会出现增生、畸形等症状
2、致病原因
丝黑穗病是由一种担子菌亚门真菌导致的,这种真菌的孢子可在土地、作物残留物、粪便或种子表面上寄存,当冬季过去后即是玉米发病的主要侵染源。发病程度与环境、真菌量以及玉米作物的抗病性有关
3、防治措施
针对黑丝穗病的防治,主要从以下几点内容入手:一,合理选择玉米品种。在选择玉米种子时,应优先选择具有良好抗病性的杂交玉米品种,比如正大999、遵玉3号等,即可有效降低玉米种植发病风险;二,优化种植方式,实施科学种植。玉米种植应坚持3a以上轮作,适当延迟播种,提高玉米播种质量,科学使用地膜覆盖等新技术
(二)大、小斑病
1、主要症状
玉米在患病初期,会首先出现水雾状斑点,颜色青黑,随着病情的加重,斑点逐渐沿玉米叶纹路左右延伸,最终形成大块斑点,此时斑点中心为浅褐色,边缘为深褐色,直到发病后期,玉米会在斑点处开裂,严重时可导致玉米枯死
2、致病原因
大、小斑病由相应的病原细菌导致,病原细菌在冬季依附在残留体中,冬季过去后即为该病的初次感染源。大、小斑病病原细菌在玉米种子中也有少量存在。该病主要依靠气流传播,与环境湿度、温度、玉米种植密度联系较为紧密
3、防治措施
针对玉米大、小斑病的防治,主要有以下几点:一,实施健康、科学种植,适当早播,以避开该病高发期,优化种植施肥,提高磷钾肥施肥量,注意除草控制田间湿度;二,在玉米收获之后,科学处理秸秆,不给病原细菌提供寄存条件;三,可使用70.0%左右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进行人工农药防治,防治周期10d。也可以使用农丰菌1号等农药,效果较为明显
二、玉米主要虫害及防治措施分析
(一)玉米蚜虫
1、虫害症状
玉米蚜虫是玉米种植常见虫害之一,蚜虫在生长过程中会不断吸取玉米组织汁液,从而导致玉米叶片出现泛红或变黄症状,影响玉米正常生产,部分病例会出现畸形。蚜虫危害在玉米抽雄至灌浆期威胁最大
2、防治方法
药物防治,在玉米种植及蚜虫发病初期,种植人员可科学使用农药进行人工防治,相比较于化学农药,应优先原则生态环保的植物药剂,主要由茶枯、野八角、雷公藤等植物加温水配制而成
(二)玉米螟
1、虫害症状
玉米螟主要会对玉米的雄穗、雌穗、新生叶、以及茎秆幼嫩部分造成损害。在玉米心叶期,该病的主要症状为,抽出心叶后,叶片出现排孔,从而影响玉米的正常生长。在玉米穗期该病的主要症状为雄穗停止授粉、雌穗出现虫道等
2、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在玉米种植过程中,可适当引入赤眼蜂、白僵菌等进行玉米螟生物防治,可取得一定的防治效果;药物防治,针对玉米螟的药物防治,应秉持早治疗早生效的态度,在玉米螟虫害发生初期即使用25.0%左右的高效氯氟氢混合25.0%左右的甲维盐各100.0mL进行农药防治;也可以使用甲氨基阿维菌和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进行防治,防治效果较为显著
结语:
玉米种植病虫害防治是一项系统的工作,广泛涉及玉米选种、播种、施肥、打药等各个环节。总的来说,玉米种植人员应积极了解各种玉米病虫害的症状表现,坚持科学、健康的播种方式,始终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精神,科学使用农药,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预防,以确保玉米种植的产量和质量,提高玉米种植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1]闫聚财,周俊杰.浅议玉米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4(14).
[2]周红忠,林金龙.浅议山区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及病虫害防治[J].农民致富之友,2015(02).
[3]张祥银.宣威市玉米高产种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