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水调歌头》.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水调歌头 一、苏轼简介(见《赤壁赋》) 二、苏词特点 1、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将山川景象、纪游咏物、农舍风光、感旧怀古等引入词中,冲破了晚唐五代以来词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从“樽前”“花间”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使词从“娱宾遣兴”的工具发展为独立的抒情艺术。 2、语言形式上,一变花间词人镂金错采的作风,既多方面吸收陶渊明、杜甫、李白、韩愈等人诗句入词,又注意运用当时口语。只要能恰当表达思想感情,任何语言都可入词,突破了词受曲调和音律的限制。使词摆脱了仅仅作为乐曲的歌词而存在的状态,成为可以独立发展的新诗体。 3、风格上,豪迈奔放的感情、坦率开朗的情怀、舒卷变化的节奏、铿锵响亮的语言和自由挥洒的写作态度、变化不测的篇章结构,构成了苏词浪漫主义词风的艺术特征。这些特征也改变了传统的婉约词风,使之成为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王灼《碧鸡漫志》:词至东坡始“指出向上一路,新天下耳目,弄笔者始知自振。”刘熙载《艺概》:“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信。” 宋?俞文豹《吹剑续录》: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七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好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 三、阅读全词,了解大意 四、分析内容 1、小序用来交代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目的一:怀念子由。从小序 “兼怀子由”中可以看出,苏轼希望能和弟弟团聚。为什么苏轼在这个时候会怀念他弟弟呢?此词为1076年在密州作。当时和胞弟子由已经分别七年了。 “照无眠”,想念兄弟难以入睡。“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承认了离别、不能相聚的现实。“千里共婵娟”,虽然兄弟不能团聚,但并没有因此悲观,还为天下不能相聚的人们发出美好的祝愿。这种乐观豁达的胸襟,积极的人生态度值得我们学习。 目的二:抒发失意。“兼”字透露出苏轼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呢?小序中没有介绍。 提出问题:苏轼这种失意后郁闷的心情,以及对重新回到朝廷做官的渴望,表现在这首词的哪些句子上? 2、上阕处处写月亮,(明月几时有,天上宫阙,琼楼玉宇,高处等等)月亮在这里还有更深层的意思,就是朝廷,把朝廷代进去,意思是(不知道朝廷,现在的情况是什么年头怎么样了。我想乘着风回到朝廷,又害怕朝廷太高太寒冷。)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虽然身处密州,但是心里仍然十分挂念朝廷的情况。还有更深的含义。俗话说,天上一天,人间一年。那么天上如果一年,人间起码要几百年,苏轼现在却问天上是几年了,虽然他被贬密州不到两年,却感觉好像已经过了几百年,可见心情是多么郁闷。 “我欲乘风归去”。归去就是回家。苏轼把朝廷当作自己的家,表现了对朝廷的忠诚。中国文人一直把朝廷当作自己的精神家园。比如李白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 “高处不胜寒”。朝廷怎么会寒冷?朝廷肯定不会寒冷,这里的寒冷是朝廷中复杂的政治斗争,让苏轼感到心寒。想回朝廷又害怕回到朝廷的矛盾心情在这里刻画得淋漓尽致。神宗读至 ‘琼楼玉宇’二句叹曰‘苏轼终是爱君。’即量移汝州。”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即使回到朝廷做官,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相伴,孤孤单单,还不如在人间密州来得逍遥。 苏轼借助月亮表达矛盾的心情:既渴望回到朝廷做官却又害怕朝廷尔虞我诈的政治斗争。可见,苏轼借助月亮抒发了两种情感:怀念和失意。 五、中国文人笔下的月意象(补充) 月亮的别称 月亮是古诗文提到的自然物中最突出的被描写的对象。它的别称可分为:(1)因初月如钩,故称银钩、玉钩。(2)因弦月如弓,故称玉弓。(3)因满月如轮如盘如镜,故称金轮、玉轮、玉盘、玉镜。(4)因传说月中有兔和蟾蜍,故称银兔、玉兔、银蟾、蟾宫。(5)因传说月中有桂树,故称桂月、桂宫 (6)因传说月中有广寒、清虚两座宫殿,故称广寒、清虚。(7)因传说为月亮驾车之神名望舒,故称望舒。(8)因传说嫦娥住在月中,故称嫦娥。(9)因人们常把美女比作月亮,故称月亮为婵娟。 中国有许多咏月诗词,诗人在月亮上寄托的感情也是各不相同的,中国文人对月亮情感到底有哪几种? 1、代表思乡。李白《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可以看出古人喜欢借月亮表达思乡之情。 2、代表思人,包括爱人和家人。张九龄《望月怀远》“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借月亮表达对舍弟的思念。 3、代表愁绪。王建《十五夜望月》“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李白“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4、代表物是

文档评论(0)

xeve23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