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岭村陈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岭村陈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pdf

第四章  福岭村陈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1〕     相比于立足血缘的继承式宗族, 福岭陈氏似乎没有特别严苛的社会规制。 但是以 商为业的福岭陈氏, 以利益为手段, 通过房支内部的自我规范达到了整治整个宗族的目 的。 本章重点通过社会概况、 社会构成、 社会组织、 社会交往、 社会分化、 社会冲突、 社 会保障等展现福岭陈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第一节  社会形态概况 因为福岭陈氏处于交通要道, 地理环境相对开放, 并且交往行为多发生在村外, 时常 受到市场以及外来势力的影响, 其传统社会形态一直处于变动之中。 本节重点通过姓氏、 人口以及世代繁衍来展现福岭陈氏的基本概况。 一  姓氏情况 1949年之前福岭村有陈姓、 曾姓和严姓, 其中陈姓占90%。 据说最初当地聚居在此 地的姓氏不止这3个, 很多姓氏受到自然、 社会、 财富等因素的影响在竞争中被淘汰, 而 陈氏逐渐占领了福岭村, 一直到现在陈氏依然是福岭甚至是蕉岭的大姓。 (一) 其他姓氏相继消亡 根据流传下来的文字等记录, 福岭村最早是个杂姓村, 有20 多个小姓, 其中唐姓、 卜姓和练姓是主要的三大姓氏, 所以福岭村最早名为唐卜练。 自从陈赒公来到福岭之后, 由于人丁增长的差异, 有些小姓逐渐绝房, 至于究竟有哪些小姓, 因为其已经消失了, 已 经无可考究。 据族人回忆, 民国时期, 福岭村有陈、 曾、 严、 郑四姓。 原第七生产队的地 方住着郑姓, 民国后仍有很多人, 后慢慢老了死去, 只留存中年男丁一个, 其出外谋生就 未回来, 郑姓就绝了。 至今郑姓人房子的地基依然存在。 〔1〕 郑振满将宗族分为继承式、 依附式和合同式三种。 第四章  福岭村陈氏宗族的社会形态与实态  87 对于以前杂姓的消亡原因, 当地人给出的解释是风水: 我们本来是最后来的, 但是现在我们最大, 为什么呢? 我们风水好。 陈赒公以前 就是风水先生来的, 据说他特别会做风水宝地, 所以祖上的坟墓都是他给选的。 当时 他给自己选的墓地就很好——— “眠羊倒草”, 生千丁长万丁, 那其他姓氏, 看到了就 怕了啊, 就纷纷把土地卖给我们到别的地方去了, 有的就绝了。 你说你信不 信……〔1〕 根据族人所言过去村民特别相信风水, 正是在此种舆论之下, 人丁繁衍相对缓慢的小 姓就开始恐慌, 有的迫于风水之说, 有的迫于竞争压力, 有能力的姓氏纷纷向外迁移。 但是, 还有一些社会因素也是其他姓氏消亡或者迁徙的原因。 第二章也提到福岭的地 势较低, 过去没有河坝, 福岭那一片地区经常受到洪水的侵害, 很多姓氏为了躲避洪水四 处迁徙。 新铺石窟老圩断溪坝, 旧河榕树至石鼓潭大河坯, 老甲子洪水毁坏地形, 宋杨郑 〔2〕 邹罗江老姓乱世失传, 陈林曾邓后起兴盛 。 (二) 小姓的生存与变迁 1949年以前, 虽然福岭村还有曾姓和严姓, 但是这些姓氏势力弱小, 其生存与变迁都 和福岭陈氏的壮大以及外部的社会环境息息相关。 “郑就震不住, 粘 (严) 就粘得稳。” 元末明初, 梅县瑶上瑶尾村严秀龙的三世孙迁 到村北石鼓潭开基, 并建有祖堂,1995 年严姓有 10 户, 共40 人。 相比于之前消亡的郑 姓, 严姓一直延续下来, 虽然人数很少。 严姓通过依附陈姓以及收养义子的方式, 壮大自 己的势力, 延续了自己的发展。 而曾姓则是九世从同福乡迁到村中石鼓潭、 园背, 十一世在石鼓潭开基, 其弟到园背 开基,1995年共274人。 曾姓比陈姓略早到, 根据曾姓人介绍, 最初福岭井塘岗等大片地 方都是曾姓开荒而来。 当初曾姓人少, 土地较多, 主要以农耕为生。 据说曾姓最初人也不 少,1865年六月到九月, 太平天国由闽入粤,10 万大军驻扎在蕉岭, 搅得民不聊生, 族 人白天躲在山里, 晚上才偷偷回家里拿些日用东西。 当时围剿太平天国的是曾国藩, 所以 太平天国对于曾姓人格外苛刻, 导致曾姓人四处逃窜, 大约福岭陈姓

文档评论(0)

聚文惠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