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试析生命教育在大学生精神成长中的重要价值论文.doc
试析生命教育在大学生精神成长中的重要价值论文
论文摘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更有希望、信心、意义、安全感和幸福感地活着。大学教育应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从而享受更完满的人生。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生命 论文摘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个人都更有希望、信心、意义、安全感和幸福感地活着。大学教育应加强生命教育,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从而享受更完满的人生。
论文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精神成长
大学教育重视知识技能的获得,谋求“何以为生”的能力发展,却放弃了“为何而生”的理性思索,忽视了对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关注和生命本身的尊重,使得不少学生缺乏对生命和生活本质的全面理解,容易出现精神上的孤寂落寞和空虚无聊之感,从而引发一些危害自身、他人或社会的不良事件。大学是“大人”之学,是“成人”之学,大学不仅要使学生专业成才,更要精神成人,培养学生的大胸襟、大视野、大境界,使风华正茂、书生意气的大学生真正成为人格健全、品质优良、积极向上的社会公民。而生命教育理念的倡导和实施,正是基于这个目的。
一、生命教育的内涵
生命教育理念缘起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其坚实的思想基础来源于人们对死亡问题的思考和探究。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赫尔曼出版了《死亡的意义》一书,引起了学术界和社会大众对死亡问题的广泛关注。与此同时,美国一些学校开始开设死亡教育课程,后来则发展为生死教育。第一位倡导生命教育的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在美国加州创建“阿南达村”,开始倡导和践行生命教育思想。在其代表作《生命教育》一书中,华特士开宗明义地指出:教育并不只是训练学生能够谋得职业,或者从事知识上的追求,而是引导人们充分去体悟人生的意义;更重要的,不仅是在学校的年岁,人的一生都是教育的历程。这本书被认为是第一本生命教育专著。
生命教育是指通过对学生进行有关生命知识的教授,使其对自己有一定的认识,对他人的生命抱有珍惜和尊重的态度,关注自我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养成良好的品行和健康向上的人格。在当代世界,生命教育既是一种教育形态,也是教育的一种目标和内容。真正的教育是要通过积极有效的教育活动,使学生的生命得以点化和润泽,活力得以鼓舞和激扬,价值得以肯定和提升。正如伟大诗人泰戈尔所言,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生命是教育的基础、核心和归宿。教育的对象和主体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育因人的生命而存在,尊重与敬畏生命,是教育永恒的主旨和诉求。学校作为培养人、教育人的场所和机构,应该是接纳和理解生命、促进生命健康成长的摇篮,是真正育人、成人之所。
二、生命教育与大学生精神成长
《学习的革命》一书的作者戈登认为,教育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达到三个和谐,即学生与自身生命的和谐、与周围生命的和谐,与大自然万物的和谐。以珍惜和成就生命为主旨的生命教育强调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自我、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共生共融的和谐关系。这种教育理念在大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在很多方面都能深刻地影响大学生精神世界的成长与提升。
1.同情与仁爱
同情,就是“与喜乐的人要同乐;与哀哭的人要同哭”,关注和理解他人的痛苦和悲哀,在感同身受中建立起对他人的关爱与悲悯。同情是一种情感,更是一种精神品质。
著名哲学家叔本华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希望他人痛苦,希望别人快乐。他将这三种动机分别概括为利己、恶毒、同情,其中利己和恶毒是非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的行为才是真正的道德行为。叔本华认为对于道德基础,也就是同情心的起源论证是最困难的问题。由于同情心的本质是对他人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认为人与自我其实本无差异。在利己和痛苦主义者看来,他人和自我之间存在一种绝对的差别,这是他们和富有同情心的人的根本上的不同。所以道德的起源也就是看透他人和自我间的无差异性,这既是同情的基石,也是道德的基石。展开而去,就是认识到万物间的无差异性,这里叔本华对道德起源的论证存有一种神秘主义倾向(万物一体),和庄子的齐物思想本质上有共同之处。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别人,尽量帮助每一个人,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他人的痛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他人。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高出一个级别,即看见他人痛苦,就像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每一个人。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是确实存在的,即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
大学生正值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处于生理成长、心理发展与精神构建的重要阶段。在走向人格健全和精神独立的过程中,大学生的人生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八年级美术上册5静物画有声教案省公开课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PPT课件.pptx
- 电子鼓hd3中文说明书.pdf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解析).docx
- 通桥(2018)1301-Ⅲ时速250公里、350公里高速铁路无砟轨道(16+24+16)m钢筋混凝土刚构连续梁.pdf
- 2024年武汉市城市建设投资开发集团限公司招聘【221人】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docx
- 12.《玩偶之家(节选)》课件 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册.pptx
- 眼部健康保养.ppt VIP
-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治专家共识.pptx
- 心内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ppt.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