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文言文八上《大道之行也》(讲练)(含解析).docVIP

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文言文八上《大道之行也》(讲练)(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6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讲练测专题13文言文八上《大道之行也》(讲练)(含解析)

八上—《大道之行也》 一、文学常识 《大道之行也》选自《礼记?礼运》,儒家经典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述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了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二、重点字词 【重点词语】 大道:古代指政治上的最高理想。 之行:之,助词取消句子之间的独立性。行,施行 选贤与(jǔ)能:把品德高尚的人、能干的人选拔出来。与,通“举”,推举,选举。 讲信修睦(mù):讲求诚信,培养和睦(气氛)。 信:诚信。修:培养。 独:单独。 亲:意动用法,用如动词,以……为亲,抚养。下文“子其子”中的第一个“子”也是动词。 终:终老,终其天年。 有所养:得到供养。 矜(guān)、寡、孤、独、废疾者:矜,老而无妻的人。矜,通“鳏”。寡,老而无夫的人。孤,幼而无父的人。独,老而无子的人。废疾,残疾人。 分:职分,指职业、职守。 归:指女子出嫁。 恶(wù):憎恶。 藏:私藏。 力恶:宾语前置。 是故:即“故是”,可译为“因此”“所以”“这样一来”。 闭:杜绝。 兴:发生。 乱:指造反。 贼:指害人。 作:兴起。 大同:指理想社会。同,有和平的意思。 三、内容要点 【文意概括】(2015届黑龙江龙东地区中考)2分) ①盗窃乱贼而不作:__________ ②上常临镜:__________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①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 ②吾用韩休,为社稷耳,非为身也。 (3)实现大同社会是每个人的愿望。请你结合(甲)(乙)两文的内容,谈谈如何才能实现大同社会?(2分) 【答案】 2分)每个词解释准确各得1分。 (2)①因此人们不单奉养自己的父母,不单抚育自己的子女。②我重用韩休是为了国家,不是为了我自己。 评分标准:(4分)每小题2分,意思对即可。 (3) 示例:围绕“善于纳谏,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天下为公”中的任意一点来谈即可。评分标准:(2分)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B。 (3)试题分析:F。 五、牛刀小试 【题源】(13年江苏宁波卷)(8分)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选自《礼记·礼运》) 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1)故人不独亲其亲 (2)力恶其不出于身也 【答案】文言实词词,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活用词等【答案】【答案】【答案】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2-14题。(9分) 【注释】①江夏:今武昌一带。倩公:随州名僧贞倩。汉东:今随州。此序中李白高度赞美古代圣贤谢安与名僧支循(支公)的交游,又极力称颂鲍照、江淹与名僧惠休的交往,以衬托自己与倩公交游的非同寻常。②起:(谢安)应(桓公)征召出山。③忝:辱没。④痗:忧伤。⑤紫阳先生:云游随州的道教大师紫阳道人。⑥隐化:委婉语,指死。 1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仆与倩公一面 愚以为宫中之事(《出师表》) B.季梁为大贤 贤能为之用(《隆中对》) C.始生紫阳先生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D.以写别意 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 【解析】 试题分析:具体要求有准确理解实虚词的常用义,准确理解文言文一词多义现象。当然理解常见文言实词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文”能用已学过的文言词语的意思,联系上下文进行理解。这里B:作为/被;A二者都是“对自己的谦称”;C二者都是“才”;D二者都是“表目的的连词”。 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3分) 蓄壮志而未就,期老成于他日。 考点: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14.下列各句中,全都表现李白与情公深厚情谊的一项是( ) (3分) ①仆与倩公一面,不忝古人。②言归汉东,使我心痗。③若继迹而起者,惟倩公焉。④且能倾产重诺,好贤攻文。⑤仆平生述作,罄其草而授之。⑥思亲遂行,流涕惜别。⑦作小诗绝句,以写别意。 A.①②③⑥ B.②④⑤⑦ C.②⑤⑥⑦ D.③④⑤⑥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参考译文:谢安长期隐居在会稽上虞的东山;桓温曾多次征召谢安出山,谢安终于答应。曾经和支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