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商品率较低 能力低下 稠密的水系 黏重的土壤 劳动力资源 气候条件 生产规模 课时作业 人有了知识,就会具备各种分析能力, 明辨是非的能力。 所以我们要勤恳读书,广泛阅读,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 ”通过阅读科技书籍,我们能丰富知识, 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通过阅读文学作品,我们能提高文学鉴赏水平, 培养文学情趣; 通过阅读报刊,我们能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 有许多书籍还能培养我们的道德情操, 给我们巨大的精神力量, 鼓舞我们前进。 * 人教版地理 · 必修3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版地理 · 必修3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1.了解区域的含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 2.理解并掌握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掌握案例分析和案例比较的方法。 课时作业 01 课堂 合作探究 02 图表 精研细读 03 随堂 即时演练 区域发展 空间 地理差异 过渡 温带季风 30° 长江 东北地区 亚热带季风 贫乏 水稻土 水田 低于 黑土 旱地 高于 重化工业 水田 畜牧业 油菜 大豆 发达 综合性工业 人教版地理 · 必修3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人教版地理 · 必修3 返回导航 上页 下页 * 第一节 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知识点一 区域的含义
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单位,是人们在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
(1)层次性: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2)可变性:有些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有些区域的边界具有性质。
(3)整体性: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环境条件,并对产生深刻的影响。[巧学易记]
(以东部季风区为例)法记忆区域特征
1.区域的内涵
(1)区域的主观性与客观性。“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体现了区域划分的客观性,“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则体现了区域划分的主观性。
(2)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即区域在地表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特征。
(3)区域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即占据一定位置,并与周围的区域发生着空间联系。
(4)区域的排他性。同等级区域之间的差异是区域划分的基础。
2.区域的特征
(1)整体性:即组成区域的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如下图所示:
(2)差异性:指一区域与其他同等级区域之间存在着差异,同一区域内部之间也存在着差异。这种差异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两个方面,是进行区域划分的基础。如下图所示:
(3)层次性:区域是有等级的,其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以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如图所示:
(4)可变性:首先是指区域边界的相对模糊性,虽然有的区域的边界是明确的,如行政区;但是大多数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如干湿地区、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其次是指对同一地表空间,人们研究区域的目的不同,所用的方法和指标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划分方案,如三大自然区和三个经济地带。
(5)开放性:即区域间的密切联系性,如下图所示:
[例1] (2014·高考安徽卷) 2013年12月,安徽省人民政府颁布《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主要规划目标到2020年),从开发内容上将全省划分为农产品主产区、城市化地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如下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代表重点生态功能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别是( )
A.Ⅰ、Ⅱ、Ⅲ B.Ⅰ、Ⅲ、Ⅱ
C.Ⅱ、Ⅲ、Ⅰ D.Ⅲ、Ⅰ、Ⅱ
(2)三类区域中( )
A.区间人口迁移主要由Ⅱ区迁往Ⅰ区
B.铁路建设成本Ⅱ区一般大于Ⅲ区
C.商业网点密度Ⅲ区一般大于Ⅰ区
D.承接省外产业转移的主要是Ⅱ区
[解析] 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由安徽地形特征来分析,西南部、南部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故推断图例Ⅲ为重点生态功能区;平原地区为农产品主产区和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的分布面积一般大于城市化地区,故图例Ⅰ为城市化地区,图例Ⅱ为农产品主产区。第(2)题,本题以安徽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图为切入点来考查人口迁移、交通运输方式、商业网点布局、产业转移等知识。Ⅱ区为农产品主产区,Ⅰ区为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多为农村,我国人口迁移主要由农村迁往城市,故A项正确;Ⅲ区为山地、丘陵地区,Ⅱ区为平原地区,铁路建设成本山地、丘陵地区大于平原地区,故B项错误;商业网点密度平原地区大于山地、丘陵地区,故C项错误;工业区主要分布在城市化地区,承接外省产业转移地区为Ⅰ区,故D项错误。
[答案] (1)D (2)A
区域是客观存在的,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有的界线明确,有的具有一定的过渡性或模糊性。读下图,完成(1)~(2)题。
(1)图示区域的客观性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3-2024学年初三化学上学期第一次月考.docx VIP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名家散文阅读(汪曾祺)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x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列》解读.docx VIP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英语重点短语循环默写清单(1-3组).pdf VIP
- 2024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现代文阅读(小说+散文)60篇刷题练习题汇编(含答案解析).doc VIP
- 九年级英语全一册200组重要短语默写.docx VIP
- 英语高考核心高频688词汇 .pdf VIP
- 2025凉山州继续教育公需科目满分答案-发展生成式人工智能,助力创新驱动发展.docx VIP
- 三年级小学硬笔书法教学计划和设计教案.doc VIP
- 《质量与密度》单元复习.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