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ltech--CMU电子工程PhD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docx

Caltech--CMU电子工程PhD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altech--CMU电子工程PhD申请总结(世毕盟学员)

Caltech, CMU电子工程PhD申请总结申请项目:EE PHD 个人背景:本科(电子工程)GPA:88.4研究生(信息与通信工程)GPA:87.7GRE: 149+170+3.5TOEFL: 99: 27(R)+25(L)+20(S)+27(W)论文:发表三篇会议(两篇申请方向顶会,对申请有一定帮助,还有一篇申请方向的相关方向的顶会);在投两篇期刊(一篇申请方向顶刊,一篇申请方向的相关方向顶刊)推荐信:硕士导师一封,申请方向课程任课老师一封,港中文交流时导师一封(该老师为领域中大牛,名声好,影响大,对申请起到较大作用)研究经历:四段,第一段为本科在计算机系所做,第二三段为研究生阶段所做,均完成论文,第四段在港中文做,尚未形成论文。申请结果:Caltech (offer), CMU (offer), UCSD (Admission), Cornell (Interview Invitation), 我听说的录取流程有两种,一是committee推荐,可能就是把流程走一遍吧,按推荐程度排名,从前往后录;还有就是该校某教授极力推荐,或者直接要人(听说Caltech和UIUC似乎没老师要就没戏了,只是听说),这个应该就可以直接录了吧。总的来说,个人感觉本科GPA非常重要(Princeton很看重,研究生申请也不例外),这可能和方向相关,感觉偏理论的对数理基础要求较高的方向可能会要求多一些,数理课程好成绩能从一定程度上体现出自己做好该方向科研的能力。科研牛的话或多或少能对GPA有弥补,所做的工作或者publication如果能展现出自己的数理基础或者创新能力自然是最直接地增加自己的竞争力的,导师应该是希望招到能在他的组下做好研究的学生的。这也意味着方向Match也是可以为自己加分的。当然如果展现出很强的学习或研究能力,或许能减少Match的影响。总之,感觉申请材料的目的就是说服对方老师自己能在他的组内做出令他满意的工作。关于推荐信的作用,听说不少学校看申请材料先看推荐信。非领域内牛人的推荐信作用我不太清楚,如果是领域内牛人推荐的话是比较管用的,感觉主要作用是可以让一些教授从海量的申请材料朱注意到你的材料,并审核,而不至于无人问津,或者因为某种数据未达标被草草淘汰。这对与申请者来说已经非常有幸了,毕竟老师时间有限,他们想花尽量少的时间找到合适的人。这种情况下,每个老师能注意到的材料数量是有限的(陶瓷让他眼前一亮的,或者推荐信让他眼前一亮的),能被招生老师注意到,接下来就看实力了。可能有很多申请者有录取的实力,但要引起招生老师的注意到,并打动他,才能最终录取。陶瓷从一定程度上能增加自己材料被注意的几率(如前所说)。我没啥经验,总共套了五封,回了一封。因为准备比较仓促,没有经过海套环节,虽然有一封是以海套的方式套的,对方没回。但感觉海套会给有意义答复的一般是自己的CV强到给对方老师深刻印象。一般情况下,还要细套,了解对方老师研究方向和内容,自己背景与他如何match等等。CV,PS:CV是极其重要的,感觉看材料基本看CV,推荐信,导师单独招人估计主要看推荐信和CV的。PS能写好就写好吧,前提是CV和推荐信比较理想了。说说申请各学校的个人情况吧。我基本上把有申请方向的学校都申了个遍,对自己定位差不多是UIUC,CMU,Cornell,UCSD,其他学校Princeton, Stanford, MIT, Berkeley, Caltech是以抽奖的心态申的,本来为了增加录取机会,想申USC和UCLA,Maryland和TAMU。但因为时间问题,没来得及申USC和UCLA(12月1号,比较早)。Maryland和TAMU因为截止时间是三月份,当时偷了点懒没申。Princeton, Stanford, MIT, Berkeley, UIUC:填完网申后全部石沉大海,没啥可说的,只能说竞争太激烈,自己不够强。除了看到Princeton的PHD program对课程的要求,再加上一些道听途说,感觉Princeton应该是非常看重本科GPA及学校的。陶瓷时给伯克利一个年轻AP套了一封,比较像海套的,对他工作没有深入了解,方向也不太match,再加上个人实力不够强大,没回。包括UIUC,最初比较想去(和定位差不多,学校也挺强),但是申的三位老师有一位因为年迈据说不招生。另外两位方向有些不match,虽然我都大概看了他们主页,也都套了辞(有一位非常想去的年轻AP方向有些差别,是以海套的方式套的,有点后悔,还有一位比较牛,但方向差挺多),最后都没回。CMU:ECE的offer,当时陶瓷套了个年轻AP,也是唯一回陶瓷信(回信也说有skype chat)的老师,方向和interest很match,对方老师刚好要招生。据说陶瓷回信后,香港的老师又给他发了封邮件。

文档评论(0)

2017ll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